西行取经的由头就是唐王下地府,心中不安,要大乘佛法超度亡魂,这不过是佛门摆的局,天上的那位对此睁一眼闭一眼罢了。若是想让天竺国派人去大唐取道经,可不需要兜这一大圈子,直接大旱,不下一滴雨,就说你信佛不行,或者求雨的道法不行,得去大唐取道经,天竺国王肯定屁颠屁颠地派人来取,甚至恨不得亲自来取,时间越长,自己的位置越不保险。
不多时,悟空从天上下来了。
见到郡侯,大喝一声:“只因你这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冒犯了天地,致令黎民有难,如今不肯降雨!”
郡侯当即跪伏在地,惶恐不安,忙问悟空如何知道这事。
随后悟空将自己在天上见到的说了出来。
原是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玉帝出行监视万天,浮游三界,驾至凤仙郡时,见郡侯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犯了冒犯之罪。为了惩戒郡侯,在披香殿内立了三件事,直等鸡嗛十丈高下米山尽,狗得二十丈高下面山尽,灯焰燎断金锁指头粗细的锁梃,方才让凤仙郡下雨。
这可把郡侯吓坏了,若真如此,怕不是要几百年,常言道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届时凤仙郡早就成了绝地。
三藏忙走过来问悟空可有解决之法,悟空道:“俺老孙来时,四天师曾言,若有一念善慈惊动上天,米、面山即时就倒,锁梃顿时就断。”
郡侯当即表示尽听悟空所言。
悟空也不含糊,直接说让郡侯趁早念佛看经,回心向善。郡侯直接磕头发誓愿意皈依,随后开始召集僧道,建设道场,又写发文书。郡侯领着所有人,拈香瞻拜,答天谢地,引罪自责,后又教城内大小人家,皆烧香念佛。
等一片善声盈耳,悟空又上天宫求雨。
在南天门处遇到了直符使者,捧着道家文书,僧家关牒,直言悟空劝善之功。悟空当即明了,这事成了。本想随后就去灵霄殿,护国天王劝悟空直接找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借点雷神,待声雷掣电,雨自然就下了。
悟空依言,去了九天应元府,见了天尊,说明了情况,又说见到直符使者上奏玉帝。天尊适才差了邓、辛、张、陶帅领闪电娘子去凤仙郡声雷。
雷声一到,凤仙郡民,一齐跪下,头顶着香炉,有的手拈着柳枝,都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样子都走完了,玉帝自然是传旨下雨。至于披香殿内的三事,早已过关。而下界百姓所礼颂的是佛还是道,这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敬天。
这一次,凤仙郡降雨三尺零四十二点。
雨下足了,四部众神也收了神通,不曾多出一丝一毫。结束后,悟空又让四部众神拨开云雾,各现真身,得凤仙郡百姓诚心供奉。
“龙王显像,雷将舒身。云童出现,风伯垂真。龙王显像,银须苍貌世无双。雷将舒身,钩嘴威颜诚莫比。云童出现,谁如玉面金冠。风伯垂真,曾似燥眉环眼。齐齐显露青霄上,各各挨排现圣仪。”
一切,好像都结束了。
为了酬谢三藏一行,硬是将其留下将近半个月,等寺院生祠完备,三藏留名“甘霖普济寺”。又立四众生祠,四时祭祀;又起雷神、龙神等庙,答谢神功。
取经事大,四人遂告别凤仙郡百姓,继续西行。
——
虚空内的凉亭中,叶龙飞召来一个圆头胖脸的娃娃,这娃娃双眼炯炯有神,额头正中间还有一倒型月牙胎记,身穿一件翘肩角的黄色马甲衣及喇叭裤,腰上围着绿叶裙,系着红色腰带,脚上穿着黑色的红头布鞋。
“我说蛋生啊,你就没一点想说的吗?”
蛋生很是刚正,只是说:“师父让我用天书造福天下苍生,这个世界妖魔横行,苍生需要拯救,我义不容辞。”
对于蛋生,叶龙飞很是喜欢,揉了揉他的大脑袋,说:“好吧,那你就去吧,去救济天下,造福苍生。”
说完,将世界之珠投入时间长河。
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说:我不会让你卷入那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中。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