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冯小刚的电影《集结号》上映,我才追悔莫及。当时的心情,犹如自己的孩子无力抚养,让别人养大并且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什么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便是最典型的例子,与大家共勉,引以为戒。
《刺槐与樱》是我的第一个长篇。依然是年轻时得到的素材,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写了快两年。本来不打算拿出来示人,想把手稿留给孩子。孩子建议说,何不先放到网上,这才走进网文世界。
因为不熟悉网文行业的规则,因为我自己的原因,《刺槐与樱》全部上传完结后才签约,从而失去上架的机会。
并非毫无所获。写作《刺槐与樱》时,打字不熟练,对着电脑屏幕也没有灵感,完全是在稿纸上手写完成的。然后再打字保存在文档里,比手写累多了。
活到老学到老,借此学会了打字,改变了书写习惯。这篇小说便是直接在文档中写出来的。
依然是利用业余时间,多则一天两三千字,少则四五百字,一个字写不出来的日子也很多。只不过电脑旁边还要放上一支笔、一本稿纸,有了想法随时记录下来。
之所以取了一个土得掉渣的书名,是因为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那里保存着我少年时期的记忆和足迹。四处搜罗书看;高中住校时十块钱的生活费,吃窝头咸菜,一间宿舍三十六人睡在大通铺上,身上长虱子;高考时自带行李,睡在小学校的课桌上都是我的亲身经历。
离开农村三十多年,可家乡仍在我的思念中。我的同龄人,是如今农村生产生活的主力军,仍在土里刨食、看天吃饭。
跟责编沟通过,六零后写下的小说,在当今的青年群体中,有没有读者。责编说,那要看写作者的心态。希望能给青年读者们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感谢起点设置了现实品类!感谢责编的扶助付出!感谢书友的一路相伴相随!
不管成绩如何,必将善始善终,写好每一个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