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野法后遗症

一毛面露喜色,继续提问:“先定后慧,先慧后定,定与慧的先后,该如何理解?”

“本性常生清净心,定中而有慧;于境上无心,慧中而有定;定、慧平等,没有先后;定、慧双修,自心就是正。”

一毛陷入沉思,不再言语,金梓鸣有生第一次,获得向大乘真君请教的机会,当即见缝插针,问起修行。

“上师,我在刀法中融入真言,但叶师姐说我是徒有其形,不具其实。”

“你演示给我看。”

莽汉取出冷月,演练几招融入佛家咒语的“妖刀”,然后停下,看向罗汉。

“很有创意,居然用刀风发出咒语。染衣说得没错,你并未理解咒语的内涵。不过,依我看来,还不仅仅是这个缘故。”

“请上师指教。”

“你虽是金丹初期,战力却远超同境,能告诉我,你的炼气、筑基和结丹,是怎样完成的吗?”

金梓鸣明白,对方不会害他,当即老老实实讲述一遍,听得定淳啧啧称奇。

“金施主,你真乃修行天才,敢想别人不敢想,敢做别人不敢做,就连老衲,都不得不佩服。

你的问题,恐怕也在于此,你用奇思妙想,弥补功法的不足,但在佛家看来,有着相之嫌。

简单的说,就是你为了达到目的,强行搭建桥梁,把本来不通的道路,连接起来。

修真,是为悟先天大道。你现在的路,既不是直达先天,也非先悟后天,再通先天,而是自己创造出的道途。

这条路太特别,未来能否重归先天,取决于悟性和机缘。

你在刀法中融入咒语,也是强行撮合。真言虽合先天,但由于方法着相,得到的道果,自然不同。”

“难道说,我从根本上就错了?可从结果看,我的战力很强,说明这条路应该是正确的啊?”莽汉有些急了。

“我相信你的基础功法,符合先天大道,否则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但你修了太多的桥,它们有太深的雕琢痕迹。

你需要想办法,让你的道,或者这些桥,逐步符合天道规则。”

“可是我已经走出很远,现在回头,还来得及吗?”

“不是让你回到源点,而是从现在开始,就要去自省和改进,感悟怎样才能更符合天道?”

“我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改吗?”

“当然。”

“我怎么知道修改后,是对还是错?”

“很简单,如果路是对的,就不会有尽头。假如能一直向前,越走越远,就说明你走在正确的路上,或者至少是一条适合你,且不违背天地法则的道路。”

“坛经说见性成佛,若终身不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但只要在见性的路上,就是正途,对吗?”金梓鸣若有所悟。

“施主极具慧根,不错,正是此理。其实何止你,就算老衲,只要知道是在见性的途中,便已心满意足。”

“谢过上师,我会重新思考道途。”莽汉衷心感谢,来学习咒语,未曾想到,居然有机会解开修行中的最大困惑。

野法修炼虽然效果显著,但他总担心路不长远,这些年积累下来,在大河中混杂的泥沙,定然不少。

“定淳罗汉说得对,我不是自创功法,而是在‘搭桥’,为了目的,我已经自建太多座‘桥梁’。”莽汉陷入苦思。

“金施主,你既与我佛有缘,老衲便赐予你一段造化。后山之巅有一块佛音玉璧,当你诵读其上的经文,它会发出梵音。

如果有一天,你坐在那里,没有念诵,心中也没有想,甚至全然忘记,依然有梵音相随,你便可以离开。”

印光和尚给他俩安排卧房,让一毛随众僧打坐修行,听上师讲经与答疑。然后带金梓鸣上山。

山路崎岖,绿草茵茵,树木错落有致,山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时而传来百转千回的鸟鸣。

一条清澈见底的山涧上,架着一座小石桥,走过后,进入一片云遮雾绕的树林。

林子尽头,便是山巅,几十株翠竹旁,有一池幽潭,碧水上飘着荷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