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朱见深初探内藏库(一)

至此,朱见深再次恢复了专宠万贞儿一人的日子。

后宫的女人们敢怒不敢言,而有些人,却是敢怒感言,他们在大明朝有一个皇帝听了都头疼的名字,御史言官。

有一天,朱见深上朝。

照例,怀恩和往日一样,待朱见深坐稳龙椅后,运足中气,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臣有事要奏。”

六科给事中的队伍中跨出一人。

“臣用了一年的时间发现,在京军士大多有名无实,查阅名册案牍充盈,实则队伍空虚。开粮之际堵塞仓衢,受赏之日溢满禁涂,及至欲收集队伍赴边御敌,累至旬日不能集起数万。这都是因为总兵等官纵之归林,役之私用,其弊甚多,如果再不进行清理整治的话,将来京师将无兵可用。”

虞瑶赶紧俯身道:“臣不敢,臣也从来没有这样想过。不过,皇上现在专宠万贵妃一人,敬事房的太监把侍寝娘娘的牌子送到您的面前,您连看都不看别人一眼,这种情况已经四月有余,万娘娘已无孕育子女之能,长期以往,臣无法想象。”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b-a.cx】

“是的,皇上。”

朱见深哪能不知道马昂的肠子到底绕了几个弯,道:“关于用人方面,你尽管跟朕提。”

“臣有本要奏。”

朱见深道:“此事交由你户部来办,你们要按籍查考,除已调往边疆者,将现在军士点清,以十五万之数来报。若仍蹈前非、抗拒不服的,可以处以重治。清理之后,仍用良法加以训练,以备调用。限三月内,完成此事。”

金銮殿上的朝臣在明白虞瑶奏疏中所奏的内容,不少人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朱见深问道:“那你觉得朕能活多久呢?”

朱见深接过怀恩递过来的奏疏,打开来一看,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满了整部奏疏,提笔标题竟然是《育皇嗣疏》:

虞瑶道:“皇上正值鼎盛之年,体魄强健,非常人能及。”

怀恩在旁,听完话跪下道:“奴才遵命,奴才一定不辜负皇上的厚望。”

“虞爱卿有何事要奏?”

朱见深道:“屁话,你上的这一疏,朕已见识了你的胆识,不必装作这般。从秦朝始皇帝开始,历经一千六百年,多少任皇帝,也没个活过百岁的,何来万岁万岁万万岁,不过朕才二十多春秋,以后的路子长着呢,朕都不急,你急什么?难道你担心朕会暴毙了不成?”

虞瑶叩首道:“皇上,您是一国之君,皇嗣之事不是您的私事,而是国之根本,目前对于我大明来说,首患不在吏治、不在北疆、不在漕运,而在后宫之中。皇上大婚已有几年,不应只有两子降生,实则因皇上专宠独宠,不肯去往别处娘娘的寝宫所致,如今两位小皇子尽皆早夭,导致东宫空虚,目前唯有皇上对后宫的娘娘们一视同仁,雨露均沾,育有皇嗣,才能解决我大明最大的危机。”

“臣在。”

马昂道:“臣细细思索一番,内臣之中,怀恩怀公公是最佳人选,以他的威望和铁面无私的行事作风,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臣切惟人有一命之贵者,莫不欲得子以荫其职;百金之富者莫不欲得子以承其家;甚至贫而且贱者,亦莫不欲得子,以继其体。是人无贵贱无富贫皆以得子为重也。况人君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者乎?况人君之嗣上而祖宗之统将托以传,下而社稷之重将托以守,天下臣民之众将托以主,是其所系尤为至重。故曰:主器者莫若长子,又曰:太子天下为根本也。凡有天下者莫不以得子为急,然所以得之非假以祈祷之术、药饵之助,在乎平均之爱而已。如周文王之笃爱后妃则百斯男,我先帝之之博爱六宫实繁圣嗣,此陛下耳闻而目见者。洪惟陛下即位之初,首定中宫,则中宫之爱宜笃矣。次册六宫之爱宜博矣。迄今四载,尚未降诞,天下臣民莫不忧惶,或者陛下之爱于中宫而未笃于六宫,而未博欤?抑夺于一宫欤?爱笃且博,则皇嗣不宜至今未得也。爱夺于一宫,皇嗣至今未得,亦宜也。譬之五谷,播种一处,或地硗瘠,岁值凶荒不可必其有秋。若播之多方,则彼虽硗瘠此则肥饶,此或凶荒彼则丰穰有秋,犹有可望,是播种上处不欲,不若播之多方,之有秋也审矣。伏望陛下念祖宗之统社稷之重,天下臣民之众不可以无托,深察播谷之理,体而行之,自中宫而六宫,爱无不笃,不异周文,笃而且博不殊先帝。其昭德宫固宠夺爱,恐终误大事,宜斥之。如是则皇嗣之得不待岁月之久,有若雨露咸濡而五谷有秋也。彼所谓祈祷药饵妄不经之说耳,何以补万一哉!陛下若以臣言出于一人之私,为不足重不以致意,臣请申其所以重为陛下明之。且如用一人之失,止一人耳;行一政之差,止一政耳;一方之警,止一方耳。其所关系,未为甚重,犹不能不劳圣虑。若皇嗣者,所以用人,所以行政,所以治四方之本也。今未得焉,岂值一人之失、一政之差、一方之警戒哉。臣愚以为天下之事虽一日万几,所最重者莫过于此,是以下情激切,不觉其言之繁复也。陛下无以臣言如春禽之声秋虫之鸣过耳而已,必俯听之、深信之、力行之,诚天下社稷之福也,臣不胜倦倦为国之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