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三)
陶骧接过电报来一看,原来父亲是通知他,和程家商定的婚礼会在下个月初九办。回去之后婚礼再办,时间就是二十六。
紧靠年根了。
想西北此时已是冰天雪地,北平虽冷,毕竟是两个样子的。
电报被他放在桌案上,静默的坐了片刻,见程大安仍侍立在侧,说:“日子定在腊月初九。”
程大安一听,满脸喜色,道:“恭喜姑爷了。眼瞅着日子就到了,我得紧着把事儿都安排好,省得到时候哪些样数不周全,就不好看了。姑爷放心,我安排的人都是办老了事儿的,一定漂漂亮亮的把婚事操持好。姑爷要是没有别的事,我就先下去了。”
程大安打了个千儿就下去了。
陶骧看岑高英一眼,料着他还有电报要呈上,果然岑秘书又有两份密电递到他手上。
宛帔也知道她的心思,还是把话说完:“眼看就要嫁过去了,你还是这么着,倒叫我怎么放心?”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静漪点头。
从施医生的诊室出来,静漪到外面园里走了走。
他打开文具匣,半晌无言。
而且,显然这个小巧的黄梨文具匣勾起了父亲的什么记忆。他瞅着文具匣,沉默了。
“我……”静漪忍不住,那句“我就是不情愿出门子”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来,只是搀着宛帔的胳膊,要扶她上病床。
岑秘书见他脸沉的什么似的,急忙去要电话了。
静漪纳罕。
静漪依言将锦盒给她,宛帔接过来打开看。
她回到病房去的时候,倒是神色如常。只是宛帔做完检查后很累,在病床上睡沉了。
旧的那张是绢制的,在灯光下呈淡黄色,有着细密的纹。
静漪的性子执拗,那陶骧看得出来也是个掷地有金石声的。两强相遇,还不知会怎样的狼烟四起呢。
陶家大少爷……二少陶驷和七少陶骧都是远近闻名、如雷贯耳的名号,这位陶家长子却闻所未闻。
“应该的。”图虎翼说着,看静漪锁着眉,像是被七少气着了的样子。他往后撤了一步。
静漪打开手里这个沉甸甸的锦盒,里面原来是一枚半月形的田黄印章。她取出来一看,阴刻的小篆是“程静漪印”四字。三点水的漪字似会流动,立意布局和刀工都甚好。她想这应该是婚礼上签章要用的了,他提前给她带了过来。倒是真没想到居然连这个都准备了新的……静漪摸着印章。有点涩涩的,天冷,养印的蜡都化不开。
“娘要一直不好呢?”宛帔问。
程世运在南炕上坐下来。
翠喜见她憋闷,忙给她抚着胸口。
一张陈旧些,一张是新的。
静漪说:“辛苦你了。”心里着实认为陶骧这样的安排多此一举。想想他在车上的举动,简直杯弓蛇影,倒好像处处都有人暗算他们似的……想到这里,她猛然间想到顾鹤,不由得眉头一皱。
宛帔点头,道:“能有这样的才情心气,不易。”
……
她一出去,宛帔这才深深地吸了口气。
婚书整整齐齐的叠着,摸上去温润而又有些涩涩的。
寒风卷着清雪,吹拂在脸上,刀割般的疼。静漪仿佛都没有意识到。
“这是大少爷亲手篆刻的。和七少那枚拼起来是个圆。”图虎翼见静漪看的仔细,解释道。
她在找母亲需要的一副梳篦时,发现了她收藏在文具匣里的文件。是两张婚书。
“刀锋犀利,功底深厚。这是谁的手笔?”宛帔问。
病房内悄无声息的,想必母亲是睡着了。刚刚母亲说了什么,她一个字都听不到,可心一阵阵的发颤,就好像此次发病的不是母亲,而是她……
静漪脱口而出:“那我一直不离开。”
“时候不早了。让之忓送你去。”程世运见静漪还没走,就说。静漪一对剪水双瞳,极似宛帔,就这样望着他。也似宛帔,虽时常不语不言,却像是有千语万言。只是此时静漪的眼神温柔中几分冷冽。
“听老爷说,陶家大少爷前几年遇到点事,一病不起,是缠绵病榻多年的人。看这印鉴,用刀自如,想必已大愈了。你到了陶家,这些事情自然慢慢会知道首尾,知识千万记得,不该知道的不问。”宛帔又忍不住嘱咐静漪。
静漪点头。
静漪在床边坐了一会儿,乔妈跟她说太太都需要些什么,得回家去取。
宛帔无声的笑着,抚摸着静漪粗粗的发辫,好一会儿也不说话。
“傻话。慢说我的身子骨没那么弱。即便是,你也没有一直守在我身边的道理。迟早要是人家的人,怎么能这么任性呢?”宛帔声音柔柔的,总似有几分疲惫。
程世运问:“你刚刚在看什么?”他的目光落在炕桌上。
程世运点了点头,说:“去吧。”
秋薇被她看的也是一呆,慌忙摇头。
有父亲的名字,紧挨着还有母亲的名字。于某年某月某日,程世运娶冯氏宛帔为妾侍,愿从此永敦和好……云云。
静漪摇头。
“老爷。”
静漪听到外面董妈妈的声音,忙将婚书塞回匣子里。还没来得及出去迎接,程世运已经进来了。
另一张是订婚文书,却是她和陶骧的。
静漪想上前去把文具匣收起来,程世运摆手制止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