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顺风耳
尉大名高兴地说道:“高先生,真是太好了,我们早想请您帮忙的,只是您难得来重庆,我们请都请不到呢。快,里面请。”
众人簇拥着高九进入了黑室,黑室的主要成员们已经接到了通知,聚集在了会议室里,见到高九进来,全体起立,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与此同时,宁文、文武两兄弟率领着一个特战分队空降到了南昌城外,跟军统南昌站站长楚天雄取到了联系。
他们首先抓获了从重庆地下市场购买抗日药的那个商人,随即对他进行了审问。
商人名叫马文斌,他没有日本间谍的背景,只是一个投机商人,他家的产业主要在南昌,为了讨好日本人,就将那批抗日药卖给了日军。
楚天雄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被当做汉奸立刻处决;一个是配合军统方面争取立功赎罪。马文斌早被吓得辟滚袅流了,表示完全听从楚天雄的命令。
楚天雄和宁文、宁武等人控制了马文斌的家眷,由马文斌出面,以买到了大批的抗日药为由,邀请日军军需部门的人员见面,抓获了负责采购的两个日军军需官,随后就带着他们返回了重庆。
在这个故事当中,李司令的夫人赵女士被塑造成为一个英雄,她之所以将那批抗日药投放到地下市场,是警备司令部精心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蛇出动,因此才取得了打击地下市场通敌投机商人的重大成果。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王锡林身为军统反谍处的处长,是专门从事破获间谍案件的工作的。重庆是日谍活动最猖獗的地方,打掉了一批,又来一批,实在是令他头疼不已。
日军频繁变更密码,有的使用了一个多月,有的密码使用了十几天,更离谱的就在最近,三天之内更换了两次密码。
这声音极其微弱,寻常人超过20米就无法听到,然而却逃不过高九极其敏锐的耳朵。
电台测向车也发动了起来,朝着电台发出声音的那栋楼驶了过去。
他有些疑惑地说道:“九爷,你打算怎么办?”
一时之间,大后方的舆论完全消除了李司令的夫人赵女士以及黄佩珊不良的影响。
王锡林尽管知道高九神通广大,但是他实在是想不出来,高九如何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抓到日军的间谍。
在车队经过的街道旁边的一条小街上,停着一辆电台测向车,在电台测向车上除了监听人员之外,还坐着高九和王锡林。
高九跟王锡林是老朋友,他也不避讳,说这次来是为了自己岳母事情,希望能够在重庆破获一起间谍案,他问王锡林有什么线索。
众人在车上都默不作声,侦听员们全神贯注地监听着电台信号。
说完就关闭了监听设备,所有的仪器不再发出丝毫的声响,车上所有的人也都立刻屏住了呼吸,安静得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够听得到。
高九说道:“这些问题都不难解决。我有个计划,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天晚上就能抓住日军的间谍。”
能够被邀请参加高九的家宴,这是一份极大的荣耀。在重庆的达官贵人当中,极少有人能够获得这样的待遇。
王锡林说他们最近取得了一点进展,电台测向车在城南的一处区域检测到了一部可疑电台的信号,但是他们不敢打草惊蛇,正在秘密查访,然而至今还没有收获。
随后重庆警备司令部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在招待会上,警备司令部指定的新闻发言人讲述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
他正要开口说话,突然,侦听员说道:“九爷,信号出现了,在左前方。”
王锡林倍感荣幸,他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在席间,他主动问高九在重庆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帮忙,说他一定会尽力而为。
明天上午8:30,大家还在这里集合,然后分别进行汇报,咱们逐一进行分析,我想很有可能会找到正确的破译思路的。”
高九的大脑急速运转,一连串的数字不断地跳动着,最终形成了一个坐标。
今天的晚宴不仅有高九,还有欧阳雪一起作陪。
高九打开了报话机的开关,看了眼这段街的图纸,命令道:“园街柳条巷8号楼,立即行动。”
接下来,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李茂林。
高九凝神侧耳倾听,滴滴滴滴、滴滴滴滴,四声一组的电台按键敲击的声音,飘荡在宁静的夜空当中。
高九准备离开了,尉大名出来送他。
高九听完了尉大名等人的介绍之后,一时之间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对于黑室来说,根本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密码这个东西原本就十分复杂,要想破译密码,必须要有大量的原始资料,从浩如烟海的电报当中寻找其共同点,一点一点寻找突破,然后将破译出来的零星片段,最终组合起来,才有可能完成对密码的破译。就算是你能够破译出来密码,制造者在密码上随便做一点小小的改变,打破脑袋你也猜不到,面对的又是海量的破译工作。
各大报刊争相报道,李司令足智多谋、破获了重大案件,自然是风光无限,他的夫人赵女士也成为了英雄。当然了,提供给她抗日药的黄佩珊也配合有功,受到了高度的赞扬。
王锡林看了看高九所指出的那栋楼的位置,距离测向车所在的位置足足有将近200米,他钦佩地说道:“九爷,您可真是太神了。”
高九起草了电报,让贾六回了过去,说事情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定会尽力帮忙,很快就会给第五战区提供准确的情报。
第五战区的长官们知道高九神通广大,在日军当中有内应,希望能够从高九这里获得准确的情报。
尉大名等人都认为高九说的有道理,于是就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每个人回到自己的住处,仔细地进行思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