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相信,向卫伯玉这种趋利避害的人只要能时时刻刻在他面前以利相诱,就不怕他半路再投了别人。而且在这期间有不能可着一棵树吊死,还要抓紧再寻一个既可靠又有能力的人放在身边才保险。

轺车忽然剧烈的颠簸了一下,杨国忠猝不及防之下头部重重的撞在了车壁之上,只听外面的驭者连连请罪。

“奴才该死,刚刚地面有个大坑,没看真切……”

然而,杨国忠却根本就没顾得上发作,他的眼前入灵光乍现一般,忽然就跳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回到府中以后,杨国忠立即唤来了家老。

“四房家的族兄可有个儿子在军中为将?”

家老须发白,在杨家已经侍奉了四十余年,对杨家各门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他低着头仔细的想了想,才抬起头来答道:

“的确有一子在军中为将,似乎是在神武军中,行二,叫行本。”

“毕竟都是杨家骨肉,血浓于水,杨行本就算记恨于某,也撇开与某的关系,秦晋那竖子又岂能用他?让他留下来还不是为了他好?去,寻个机会将话带给他,让他好好考虑一下。”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如何还不休息去?”

在战乱时代,军队就像一柄双刃剑,握在自己的手中可以杀敌,握在别人的手中,也可以被人伤到。秦晋已经吃过一次亏,就绝不会再吃第二次。

卢杞说的没错,陈千里与自己和神武军绝对不是一条心,只是他并非神佛,想要迈过这道坎是需要一个心理过程的。毕竟陈千里于秦晋而言,绝非普通的上司与属下的关系。但以现在的情形看来,两个人此后不做仇敌,就已经是万幸了。

听到陈千里如此说,秦晋一直悬着的心就先放下了一半。他知道陈千里不是个说空话的人,只要他敢保证,就至少会有八成以上的把握。

秦晋心中一惊,问道:“从何处听来的风声?”

“如果没有其它命令,千里这就告退,使君也早些歇息!”

“从现在开始,陈兄弟就是神武军长史,以此号令那万人精锐!”

陈千里也是执意坚持,秦晋思量了一阵,觉得他的建议似乎更合适,便点头道:

陈千里端起了案上的茶碗咕咚喝了一大口,被烫的猛然又吐了出来,撒的胸前座榻上都是茶汤。

杨国忠双掌交击,脸上现出抑制不住的兴奋。

陈千里果然不与秦晋说一句私话,该交代的公事都交代完毕之后,就立刻起身告退。

“对,就是这个杨行本,先前某还不确定,总算没有记错。家老今夜就去,去寻二郎过来,问问他愿不愿意留下来。”

秦晋情知两人之间无话可说,就欠了欠身子,示意陈千里可以离去。

“使君因何叹气?”

对于秦晋的问题,陈千里只报之以叹息。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陈千里正色肃容道:“为朝廷效命,何谈委屈不委屈!”

至于陈千里在军中的影响,则要尽可能的将之一最短的时间淡化。

一万龙武军就在神武军军营之侧扎营,陈千里亲自到军中来向秦晋复命。

“端凉水来!”

“使君不可!千里仍旧为龙武军长史,那一万人的主将当从神武军中挑选。以千里认为,裴敬就很是合适,其人稳重而又多谋,是使君麾下的不二人选。”

家老的提醒忽然让杨国忠有些意兴阑珊,立时记了起来,在第一次罢相的时候,他的确让那位族兄代其领罪,而且还为了撇清关系,而一手促成了其人的流放。

卢杞一闪身进入帅堂。

秦晋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截了当的问出了他所关心的问题。被调拨的一万龙武军本就对神武军有敌视情绪,现在即将和神武军归并,其情绪也许将更加令人担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