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黄河之源

天亮之后,我们继续出发。

预计最迟傍晚,我们就能抵达黄河源头。

唐娇娇很好奇的问庞大海:“大海哥,黄河的源头是不是特别的气势磅礴?我真想看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到底是怎样一种奇观?”

庞大海说:“那可能你要失望了!”

“为什么?”唐娇娇问。

庞大海正色道:“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气势磅礴,千里奔腾汇入大海。很多人没有亲眼见过黄河源头,都以为黄河源头的水势肯定更加凶猛。其实你们都错了,黄河的源头完全不同于你们的想象,黄河的源头很小,非常小,只有碗口那么大一个泉眼!”

庞大海说到这里,伸出双手比划了一下。

约古宗列是一个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圆形盆地,周围山岭环绕,盆地内有100多个小水泊,远看象是无数晶莹闪亮的珍珠嵌在盆地。水泊四周,是绿草如茵的天然牧场。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相传,早在尧舜时,黄河就是一条有名的害河,在著名的古籍《尚书禹贡》中,曾有过夏禹“导河积石”的记载,这是我国历史上关于黄河的最早记载。

1978年,国家再次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更为详实的调查时,再一次肯定卡日曲为黄河的正源,并且对黄河源头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所以,我们就算是抠破脑袋,也绝对无法将一个碗口大小的泉眼,跟黄河联系起来。

它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下,海拔为4830米,它的源头是5条从山坡切沟流出的小泉,最初的河道只不过是一条宽约1米、深不及1米的潺潺溪流。

人们根本想象不到,黄河之宗竟不是滔滔洪水,而是一股股涓细的清泉和一片有许多砂砾野草的温林荒滩。

喷涌而出的泉水汇合了盆地内浸渗出来的无数涓涓细流,逐渐形成了一条宽约10米,深约半米的潺潺溪流。

我国人民比较明确地认识黄河及源头还是在唐代以后,因为唐代起,中原人民同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特别同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而黄河源头是古代通往西藏高原的交通要道。

唐代贞观年间,大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曾“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

拉锡从星宿海往上走了两天,发现星宿海之上有三山,三山之泉流出三支河,三河东流入扎陵湖,对黄河源头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玛曲,当地藏民称为孔雀河。

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是以五个泉眼开始,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

在盆地的西南面,距雅拉达泽山约3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面积为3-4平方米的小泉,清澈的泉水不停地喷涌翻滚,汩汩有声。

新华夏成立后,为了彻底治理黄河,改造黄河,造福人民,国家了很大的力量,对黄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勘查。

约古宗列在星宿海之上与卡日曲会合后,形成黄河源头最初的河道-玛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