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汽车制造设备来说,目前能提供最先进生产设备的地区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欧洲,一个是日本,其中日本的汽车制造性价比最高,自动化程度也很高,而欧洲则以价格昂贵,工艺精湛闻名,至于美国的汽车制造,早就没落了。要知道,程远目前能做的,只是给钱给技术而已,具体的管理操作,还是得交给专业人士。

除了建厂房,买设备这些硬件外,程远也知道自己在软件,或者说管理方面的不足,也就是缺乏足够的管理以及运营人才,因此,在建设厂房,购买设备的同时,他也委托国内的各大猎头公司,满中国的去寻找这方面的人才,就是为了能让那些高端的专业人士参与进来,给自己好好谋划打造一个新的汽车集团。

换句话说,国内的科研水平之所以不行,不是人才少,而是制度僵硬跟资金缺乏,不管国企还是民企,又或是那些神秘的军工研究所,都很少肯大价钱投入到科研上面的,因此留不住人,这才导致人才都跑去国外了。

在把工厂变成个大工地的同时,程远也没闲着,他早早就让薇薇安以瑞典柯尼塞格汽车公司的名义,满世界采购最先进的汽车制造设备,要求的都是要高自动化,而且每一样都最少采购三套,其中一套自然是布置在瑞典的新厂掩人耳目,另外两套则偷运进中国,准备输入到阿罗汽车公司,为以后的汽车制造铺路。

在高端管理人才这方面,蓝色光明会目前的任何会员都不合适,哪怕是薇薇安手下的那批最擅长商业跟交际的人,也都太年轻,经验严重不足。他们或许学习能力很强,在金融市场上的赚钱速度很快,但管理一个大企业,谁也没有那个本事。至于玛蒂娜以及路易斯的那批人……直接略过就好了。

出于技术壁垒以及经济利益等因素,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是不会给中国提供最前沿的科技以及设备的,比如最先进的数控机床,最先进的汽车生产线等等,不过在这个巴统解体以及瓦塞纳协议名存实亡的今天,这种对中国的科技禁运已经没那么严格了,制约高新科技流入中国的最大问题,除了经济还是经济。也就是说,如果你看中某公司的设备跟技术,只要你给的起钱,这家公司也同意给你这种设备或者技术,那么在目前的美国日本等国或许比较难,但在欧洲,想偷运点违禁设备跟技术去中国,还是比较容易的。

只要生产线过来了,就可以集中国内的科研人员搞逆向研发,只要肯砸钱,减少行政干涉,那国内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也未必差到哪儿去,未必就吃不透那些先进生产线以及相关产业。

不管是出于心理接受程度,还是出于以后的技术衔接,欧洲的设备都是最佳选择,虽然欧洲的生产设备很昂贵,但技术水准绝对是最先进的,以后他的很多布局都要在欧洲,用欧洲的设备,这样也方便欧洲与本国的技术联动。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只军队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这样。普通员工随时都可以招聘,要多少有多少,但那些有才能的优秀管理人员,却十分难得,只要你手下有那么一两个优秀的管理人才,你就可以彻底放心的当甩手掌柜了。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说白了,程远一开始就打算上最先进的生产线,生产最先进的汽车,而不是抠抠搜搜拿人家过时的技术跟生产线,生产廉价车忽悠国人。

其实,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人才供应最多的国度,在国际人才市场上,满世界都是华人的高端人才,因此人才供应总量上是不缺的。

之所以说国内缺人才,那是因为目前国内能留住这些人才的公司跟机构太少了。现如今国内的公司大都不是待遇低,就是发展前途受限,加上制度僵化,所以很多高端人才最后选择了出国,追求更好的前景,这才造成了高端人才的流失。

这个时候,如果有企业能够有更好的待遇以及更明媚的前景,再给一个更灵活的制度,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这些人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那么这些人才肯定会第一时间选择国内企业的。毕竟在同等条件下,爱国心就是一个很重的砝码了。

所以说,不怪人才不爱国,只怪你自己优势少。

那么,程远现在有什么优势能吸引那些高端人才过来帮自己呢?其实也很简单,还是那个一招鲜,砸钱!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