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计算机跟太赫兹技术自然先进,不过之所以能这么快出成果,主要还是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自然是瑞典方面早就有这方面的雄厚技术积累。瑞典一直是个工业跟科研比较强的国家,对于科研方面的投资力度,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比较出名的。比如对于太赫兹的研究,爱立信早就研发了很多年,积累了很多的技术经验,而对于纳米计算机的研究也是一样,虽然比不过美国对这方面的投入,但在技术积累方面也不差多少。

其次,则是新型纳米材料,特别是高质量石墨烯,以及碳纳米晶体管等碳的同位素材料的大量出现,让这些技术能够从纸面上进入实际的制造,可以说是工艺的胜利。事实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这样,他们或许理论技术已经过关,但就是材料工艺不过关,所以怎么做也不成,做不好。像华国的战斗机发动机是这样,潜艇发动机也是这样,都是理论技术过硬,但材料科技落后,所以造成整个制造工艺的落后。

最后一点,则是费丁哈伦等天才大脑的加入了,他们的总人数虽然比萨博以及爱立信等科研公司的科研人员少,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天才精英,作用就跟多几个爱因斯坦差不多。有了这些人的天才思维以及不眠不休的狂热精神,等于是为科研行为加入了催化剂,带动了整个的科研气氛,使得整个研发的进度都跟着加快。

事实上,在程远参观过那些实验室后就发现,那些没吃过绿色闪光,甚至也没吃过蓝色闪光的普通科研人员,在费丁哈伦等门徒的带动下,也都爆发了一种让人吃惊的活力。比如那些科研人员,几乎都是吃住在研究所。大多数人已经连续一个月没出过科研所的大门,成了经典的宅男,就算出去过的科研人员,也很少是回家看看的,大多都是去采办物资之类的,办完了很快就重新回来。

看到那些普通的,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状态,程远不禁叹息一下,谁说外国人都是大爷的,谁说外国人都是懒虫的。看了这些科研工作者,程远总算知道为啥华国的科研力量跟他们差距这么大了,光这个精神面貌跟敬业精神就不一样。

程远可是都问过了,就算没有哈伦等人入驻,带动科研的狂热气氛,在过去,或者说平时,他们这些属于爱立信或者萨博集团等公司的科研人员也是基本都把精力扑在科研上,很少去理会其他的事情。可以说是真正的专一。

再想想国内,国内那么多科研机构跟大专院校,每年都要巨额的科研经费,可最后这些经费都干嘛了?不是用各种名目中饱私囊。就是把科研楼变成宾馆,集资房,有多少能真正投入到科研里面的?

不过,如果我们使用全自动驾驶,那情况就不同,在全自动驾驶模式下,由于是智能程序控制车辆,全部责任应该都属于公司,责任就明确了。至于驾驶员,就好像列车驾驶员一样,只是在车上负责应付突发事故,或者临时改变行程。比如说,要临时改道,就可以重新变更程序,又或者车辆出现问题,要强制改成人工驾驶模式等。”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公交车司机的培训机制也不行,顶多就是学学大车,拿到驾照,然后就可以竞聘上岗了。这种情况其实是不妥的,毕竟公交车司机负责一车人的安全,如果不是资格老的老司机,按说不应该开公交车。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说到这,梁华点了一下其中一幅汽车的画面,那个汽车画面立刻放大,铺平了整个大屏幕,接下来。梁华开始继续解说:“比如这一款a型客车的设计,这款客车一共11米长,高2.4米,宽3.52米,分上下两层,可同时容纳50人,最高车速140公里每小时。由于这款车的定义是一种长途公路客车,因此采用了新型油电混合技术。

虽然没有出产品,但生产线是现成的,各种高新技术,诸如3d打印机也都有,要真的出产品,只需要有好的设计,就可以迅速的推出。

“是的。”梁华道,“这款车一共有48个多功能感应探头,外加独特的智能程序设计,可以自行上路,比人工驾驶更安全,而且因为有独特的gps定位系统以及指南针以及地图系统,所以绝对不会迷路。其实这种无人化全自动设计,不止是这一款车,剩下的所有款,都有这样的智能化设计。”

当然,要是把这部分空间安装上电池也可以。经过模拟,如果把柴油发电机部分换成电池,那么车子充满一次电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2200公里。不过,在城市内跑的话,”

相比而言,在瑞典这个高福利的国家。科研人员竟然有如此的热情跟活力,的确值得华人学习。

“是的。”梁华点头,“我们虽然掌握了核心技术,也能生产核心零配件,但其他一些小部件,我们决定还是不自己生产,而是用采购的方式。比如雨刷,轮胎,制动液,机油等,其实完全可以另外采购。关于这方面,我们也有一个完善的采购方案,包括采购的厂家,零部件规格等,您需要现在听么?”

“想法倒是不错。”程远笑了笑,“说起来,这款车到底价格多少,你们算过没有?”

“说是那么说,但现实中却并非如此,公交车司机其实是个很尴尬的存在。”梁华道,“我们目前的公交车司机,一旦出了交通事故,很难独善其身,因为很多公交公司不喜欢负责,遇到大事儿难事儿,就总是把责任推在公交车司机身上,所以公交车司机反而成了高危职业。

“算了。”程远摆摆手,“这些就不看了,我信你,还是说说接下来的车型设计。”

“其实汽车设计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些作为了。”梁华指着大屏幕上的一副副汽车缩略图片道,“你看,这些设计,就是我们阿罗汽车在网上通过公开有奖征集的方法,所挑选出来的产品。呵呵,不得不说,网友们有很多牛人,他们设计出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产品。比如我选的这两款客车,就是看起来比较靠谱的,可以实现的设计。不仅如此,我还根据我们现有的技术,在超级计算机小兰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数据化的模拟。”

“算过了。”梁华道,“小兰的模拟数据是,如果只看生产成本,那么一辆a型车的成本在两千五百万人民币左右,b型车便宜点,由于减少了很多配置,在两千四百万左右。”

当然,也就只是感慨一下罢了,毕竟以程远的实力跟资源,已经不能用普通情况来形容了,只要假以时日,他的门徒大军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这些只看看哈伦、费丁以及阿方索等人在这里的威信就能看到。

“无人化全自动驾驶?”程远问,“我们这里已经可以实现了吗?”

“是的,这就是流体雕塑设计。”梁华点点头,“似乎这个人原来就是搞美工设计的。”

“嗯。”程远点点头,“其实,如果是城市公交车的话,2200公里的续航里程有些没必要,1300公里就完全可以满足需要了,要知道我们的石墨烯电池可是很贵的。至于无线充电技术,这个东西目前看来还是不划算的,能量损耗问题不去说。光是这种东西需要高端的配套路面,那就不是个小数目的投资了。”

除了省油,节能,动力强劲,内置丰富之外,这款车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可以不需要司机,实现全自动驾驶,是真正的全智能化。”

“看来大才在民间这句话不是乱说的。”程远叹了口气,“体制内的那些科研人员,脑袋太僵化了,怨不得人家都说,在设计领域,制度是越自由越好,诚不我欺也。”

“这一点我们也想到了,所以没有增加电池。”梁华点头道,“至于无线充电技术,我们的设想并不是用路面设施对车子进行实时充电,而是近距离的充电桩充电。也就是说,如果安装上无线充电设备,汽车可以不用外部链接,直接走进一个充电门。就可以进行充电,避免了外接设施的危险性。此外,有了无线充电设施,那么车与车之间。甚至我们的手机,笔记本等相关设施,也可以进行无线充电,到时候。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充电器,这样是为了发展多样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