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浣声则是四叔母的儿子,同母亲一样也有些病弱。但他生的清秀白净,颇为惹人喜爱。在她还是稚儿的时候梅真堂只有他们两个孩子,因此她其实很喜欢这个哥哥,只是他总是冷淡到了十分,沛柔便也渐渐的不去亲近他。

二郎沁声是三叔母的长子,也是徐家小辈里读书最有天分的一个,若不是徐家最后家业凋零,或许能有机会金榜题名。

像这样书香世家出身的女子大多修养都极好,闵氏去世柯氏进门前的这段日子一直是她在主持中馈,打理的井井有条,上下都赞她公允可靠。

饶是这样,如今他院子里也还有四五个叫得上名号的妾室。

二叔父虽是嫡子,却也没有出仕,只是管着家里的庶务。

柯氏昨日便已经见过,午后又取了几大箱的东西送到松鹤堂来,今日却仍备了见面礼给她。

是一只羊脂白玉雕芙蓉的项圈,正适合她这样的小女孩戴。上一世她曾在柯氏兄长之女柯明碧身上见过一模一样的。

他同沛柔见礼时也很腼腆,沛柔有心逗他又怕人多他下不来台,因此只是规矩的行了礼。

三叔父年轻时也考了举人功名,如今在户部任一小职。三叔父一生敬重嫡妻,没有纳妾,他们夫妇倒真算是琴瑟和鸣。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二叔母出身宣瑞伯府常家。虽然是三等伯爵,常家在今上眼中,素来也有些脸面。二伯母是标准的鹅蛋脸,一双狭长的丹凤眼却将她装饰的格外凌厉。

四叔是庶出,亲生母亲只是当年打扫祖父书房的丫头,无根无基,因此向来对太夫人便很是讨好,又雅好风月诗词,“应斋居士有词云,‘雨沐芙蓉秋意清。可人风月满江城’一片旖旎情态,使人如沐春风,真正是极好的。”

四叔父庶子出身,母亲虽然打扫书房,却大字不识一个,粗鄙的很,因此他最怕人笑他不通文墨。正经的四书五经不念,最爱读各种诗词歌赋。

润声被她的举动弄得一愣,而后机械性的收回了手。

二叔父待她不过无可不可,四叔父便要热络的多了,等她行完礼,还笑着道:“快去给你婶娘们请安拿见面礼罢。”

这串珠子沛柔倒是最喜欢,在手上缠几圈当手链装饰。出嫁后因怕大颗的东珠、南珠伤了齐家人的眼,也常常带着它见客。

一进正堂沛柔就已经注意到了全场最活跃的一双眼睛。

见过了长辈,太夫人又令孙辈们一一与她见礼。

二叔母只得两个女儿,没有儿子。三叔母却只养了两个毛头小子。

沛柔就自太夫人身边的红漆镶螺钿绣墩上站起来,先给两位叔父请安。

“如今家里没有六郎,老四家的六姐儿,正好也还未上家谱,便改一个字叫,‘沐柔’如何?”

三叔母杨氏出身济宁世家,家中世代有人出仕,在朝廷中虽未有人位极人臣,却也有自己的人脉关系。若她没有记错的话,前生杨氏有一位族兄出任了浙江布政使,也是三品的地方大员了。

她其实生的在几个妯娌间还是出色的,只是丈夫流连丛,令她的神色中总是多了几分愁怨和不甘。

好在他人虽然无用,却也胆小,从未给家里惹下过什么麻烦。

前生沛柔出嫁前,常氏只是看不起她的出身,一向对她不假辞色、冷嘲热讽。

太夫人也很体恤她,冬日里不是初一十五,也不叫她进来请安。

二叔父这个人,生就一双桃眼,说得好听些是名士风流不拘小节,说的难听些便是贪好色,若不是太夫人管着,只怕宠妾通房能将他的柏济院挤的满满当当。

太夫人点点头,令她站回她嫡母身边去,又对着沛柔道:“沛姐儿还不去与你叔父叔母们请安?”

说完便向妻子使了个眼色,令六娘出来谢过太夫人赐名。

今生二叔母给她的见面礼却是一对的翡翠玉镯。好的翡翠都产自西北,西北连年开战,这几年市面上好的翡翠就更少了。

果然这一世也还是这样,润声只是规规矩矩的行礼,像是一丝好奇也没有,连目光都没有落在她身上。

沛声眼珠一转,便指着沛柔的右手,掌心摊开,却是空空如也。他就又去掰沛柔的左手,摊开一看,却也是空的。“五妹妹骗我。”

“沛姐儿只叫五哥猜,猜中了才有,又没说沛姐儿手里定然有。”说着便又从荷包里掏出了一颗松子剥开放到了自己嘴里。

前生她和这个年纪相仿有最活泼的五哥最要好,那时他便没少捉弄她,今日初见便叫她报了仇,她心里快意的很。

沛声眼中精光一闪还要再辩,却见常氏身边的高个少女走上前来,笑着嗔道:“一块松子罢了,倒是能吵出来。”

有许多读者和我说到人物过多的问题,我想这应该是许多同类型的小说无法避免的。不过这里只是想给大家一个基本的印象,不需要记住哪房都有谁哈,后面故事涉及我会简单的提到的。谢谢大家。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