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年
沛柔其实把面见太妃这件事情看得很重。
于她而言,重生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改变徐家的命运,可是这一年来,几乎一点进展也没有。
除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以外,对于徐家最后站队的根本因由,她仍然是懵然无知的。
这几年间她还可以以年纪还小施展不开来搪塞,再过几年,她若还是不能在太妃面前说的上话,任由她们做了错误的决定而不能制止,那不过只是将悲剧重演一遍而已。
沛柔还以为太妃几次三番的提出要见她,是因为她把她看得挺重要的,可原来不过也是当作一个寻常小辈而已。
见了面,太妃不过是客气的夸赞了她一句,赏了她一件首饰而已,甚至什么都不懂的清柔和太妃相处的时间都比她要长。
她从宫里回来的时候就有些愁眉苦脸的。太夫人看在眼里,心里有几分了悟,便逗她说话。
半晌才道:“这应当是你曾祖母嫁妆里的物件了。当年曾祖父不过一介草莽,你曾祖母家里却还略有薄产。”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可她也因此觉得沛柔很厉害,对她说的话就更深信不疑了。
沛声下学之后曾经溜进茶馆去听了一段,回来之后绘声绘色地说给沛柔和海柔听。
也是因为公主的性子和太妃实在很不同,所以她今日见了太妃才会有些惊讶的。
也许是上天也垂怜,燕京城外的疫病到底还是在年前被控制住了。
这已经是沛柔重新为人,在国公府度过的第二个新年。
在城外医治病人的大夫们也都得到了奖赏,还有的因为研究疫病药方有功,在疫病彻底结束之后被请到了太医院里任职。
海柔起先也有兴趣,听了几次就觉得索然无味,每次沛柔邀请她一起看邸报,她总是躲的远远的。
请的全福人正是祝煦怜的母亲王夫人。常氏就借口身子不爽利没有去,海柔自然也就没有过去。
水月镜,月色和春都是再也不可得的东西,只留下古井中的死水,和再也映照不分明的铜镜。
前生应当也的确是如此,即便不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在过些年,等海柔到了待嫁的年龄之后,常蕊君是长住京中的。
那日进宫之后,清柔还是冒了风,夜里就闹了不舒服,连着发了几日的烧,小脸通红,看起来格外可怜。
柯大太太过来看了她几次,着急得不得了,从娘家拉了大半车补品过来,又送了一个懂药理的婆子进府给小姑,让她天天炖了补品给柯氏进补方才罢休。
这个消息还是润柔告诉她们的。她最好的朋友心愿得偿,她也很替她高兴。却懵然不知,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局中人。
朝廷里忽然流传起来今上要废张皇后,改立许贤妃为后的传言。这传言一直到昭永十年许贤妃身死才不攻自破。
也只有沛柔知道,夏莹吹的幸福实在太过短暂,短暂到只觉得人生太长。
“你曾祖父跟着太宗皇帝起事的时候,手里没有钱,你曾祖母就将大部分的嫁妆都卖了,带着儿女躲到了乡下庄子里过活。”
诚毅侯府齐家也有好事。齐家已经在准备定亲仪式所需的东西,他们家的二少爷齐廵,听说年后就会和内阁侍读学士夏长雍夏大人的长女夏莹吹定婚了。
皇宫里的园自然是尽善尽美,集天下园林之大成的,更何况是在宫中帝位仅次于赵太后的徐贵太妃宫里。
沛声还是没有能够成为劲山先生的学生,听说在那日何府定亲宴后不久,他就又云游四方去了。
重生之后她还的确没有去过寺庙里。
可是这一年她觉得自己实在过得也不错。
“这件首饰应当就是当年你曾祖母常戴的,后来给了太妃做嫁妆。”
她毕竟不是真的小孩子,也就没有海柔和沛声他们那样高兴。
“太妃出嫁的时候,你曾祖母已经过世了,是我置办的嫁妆,对这支簪子的印象很深刻。”
这一个月来太夫人一直在教她看邸报,每有送的新的过来,总是由她念给她听。然后再由沛柔试着解释每一条的意思,若有不懂,太夫人再细细教给她。
其实这也不过是今上想改一改许贤妃在民间的形象,为将来她的儿子成为太子打一个伏笔罢了。
“说起来你和你宛平姨母还没有见过,她出嫁之后,也已经好多年没回京了。
燕梁规矩,是只有郡王正妃的女儿才能被封为县主的。
今年随着诚毅侯爷回京述职的是二少爷齐廵,世子仍在边关镇守,满屋的骨肉团圆,只有世子夫人小张氏独守空闺,看着几张家书空怅惘罢了。
“五妹妹我跟你说,你以后可千万别穿葱绿的衣裳,可实在是太难看了。”
太夫人又问:“太妃今日赏赐给你的东西,你可打开看了?”
她虽然并没有太夫人那样虔诚的信仰,可是她能够这样重活一世,原本就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也许冥冥之中就是受了某位菩萨的庇佑,她还是怀抱着敬畏之心更好。
此举无异于在打定国公府的脸,所以徐家是连礼物也没有送过去的。
“我只是觉得她穿的奇怪,下半身是白色的裙子,上半身又是葱绿的比甲,整个人看起来像棵大葱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