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帝喝了口茶,又说道:“煕训,朕将河湟交由陆天风接管,还有一些很重要的作用,你知道吗?”

太子一怔,想了一会儿,道:“儿臣想不出,请父皇教诲。”

“河湟让了陆天风接管,一是能够分散了河西的军力,削弱了河西都护的军权,将河西一部分军力形成新的军势。”周皇帝说道。

太子恍然,道:“父皇的用意,是担心那个杨鲲坐大。”

“不只是杨鲲,还有折惟忠,事实上陆天风任用杨鲲为河西都护,折惟忠为河西副都护,目的也是为了形成牵制,若是将河西军力分出三成驻扎了河湟和会州,就能够分流了河西军力,形成三足军势。”周皇帝道。

太子点头,道:“形成了三足军势,那河西想要造反,就会很难了同心协力。”

周皇帝点头,道:“西宁都督的官职,与河西都护是平等的,河西军力分驻了河湟,也就摆脱了杨鲲和折惟忠的节制。”

太子想了一下,道:“父皇,若是朝廷职任了西宁都督府的部分官职,例如副都督,不知能不能被了陆天风接受。”

“哦,东西呼应的造反,怎么说?”周皇帝平和道。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儿臣想,如果陆天风造反,他是可以用常州军力渡过大江,进袭了通州,扬州,进而进夺江淮一带,与河西的军力形成东西呼应。”太子说道。

“说。”周皇帝道。

周皇帝点头,赵子涵看见了,继续道:“不过陆天风也是个胆大妄为的人,而且很是贪婪女色,陆天风在江宁成为驸马之后,臣因为自觉怠慢过他,就使人暗送了两个奴婢给他赔罪,不想他竟然得寸进尺,开口索要所有来自石埭县的女婢,臣当时很是恼怒,本不想搭理,是臣的夫人劝臣莫与他计较,由臣的夫人做主给他又送去了六个奴婢。”

赵子涵坐在椅子上,起礼恭敬道:“陛下请问,臣知之必言。”

“哦,那你对陆天风有所了解吗?”周皇帝问道。

太子听了点头,道:“儿臣考虑的是肤浅了。”

“父皇,若是河湟恢复了民生,对陆天风而言,岂不是更加强势。”太子担忧道。

太子点头,道:“儿臣会用心的。”

“回陛下,臣对陆天风的看法,只能依据知道的事实论言。”赵子涵恭敬说道,却是留了余地。

“朕听说,你与陆天风有些关系?”周皇帝问道。

“臣是大略的知道。”赵子涵恭敬道。

很快走进一个面容文雅,连鬓胡子,年约四十多的官员,官员进入暖亭撩袍跪在地上,恭敬的拜道:“臣赵子涵叩见陛下,吾皇万岁。”

“你能够有了自己的军事见解是好事,以后多读一些军史,就能够渐进的运筹帷幄,陆天风之所以善战,那是他长久积累才获得的军事才能。”周皇帝肯定的鼓励道。

“哦,你认为陆天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周皇帝问道。

“是,儿臣谨记。”太子恭敬回应,心里却是愉悦不已,这段日子,父皇明显的侧重了对他的教导,很多治国的见解和朝廷的形势,都是直白的教诲剖析,而以前,却是隐晦的教导,也一直是让曹王在一起听政,这表明,父皇已然放弃了曹王为继承人的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