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特区是一块弹丸之地,人口在几支地方民族武装中最少,总共不到八万人而已,目前拥有兵力五千余人。

不仅控制面积小,只接近五万平方公里,外部环境上还处于夹缝之中。

第四特区的北部,是强大的掸邦第二特区,双方力量相差悬殊,第四特区只能配合和支持的第二特区;

南部与原大毒枭坤沙部很近,常常面临坤沙的压力;

东面是z国西双版纳州;

在西面就是md政府军了。

由于这种外部形式,第四特区常常处于两难境地,不得不采取走钢丝战术,平衡各方对自身的影响。

庞劲东发现,其实第四特区的局面比果敢共和军更艰难,但果敢共和军比他们有骨气。

庞劲东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只不过,这些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在表面上,大家都保持观望态度,或是发表一个声明,希望交战的双方保持克制,共同维护md的和平与安定。

因为他们的毒品直接荼毒了z国,于是z国鼓励他们进行替代种植,支援了不少物资和资金,进而又发展了很多合作项目,他们这才把经济搞了上去。

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第四特区的几位领导人与果敢特区政府和果敢共和军是姻亲,林继文本人就是庞文澜的大女婿,其母则是特区政府在彭仁浩之前那位主席的女儿。

首府小孟拉过去是昔日不毛之地,今日已是大楼平地而起,各种基础设施正在建设,粮食自给有余,财政收入大增。

庞劲东就任副总司令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今天却第一次了解到还有这样的事。

甚至有人还指责,果敢共和军先是推翻了合法的原果敢特区政府,然后悍然撕毁停火协议,要负全责。

若非如此,今天的残军在泰国的影响力就不会这样弱。

而第四特区希望维持现有的状况,就不得不正视md政府的威胁,并寻求生存之道。

至于总动员令,很快下达了。

送别的人静静的看着预备役军人们汇集到一起,排着并不整齐的队列,向着特区政府走去。

果敢人的动员很有特点,特区政府的门前支了一根杆子,上面挂了一把笤帚和一双筷子。

沈佩绂笑了笑,回答说:“你知道的那些特区政府军队,只是常备兵员,实际兵力要远远比这多。原来的果敢特区政府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男子一旦成年就要加入部队,不到年龄是不允许退役的。但考虑到促进地区发展,不能占用太多成年劳动力,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很多人服役一段时间后就会回乡务农。只不过,这不是退役而是休假,一旦有战事要马上回到部队报道。”

说起来,第四特区的发展仰赖于z国,尤其农业。

其意是说,只要是能拿起筷子吃饭的,扫境出战。

沈佩绂的这番感慨,让庞劲东想起一段历史。

在动员令下达当天,老街的街道上挤满了穿着军装的人,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军装上没有肩章,因为他们是刚刚把军装找出来穿在身上的。

基于这些因素,果敢共和军与第四特区往来十分频繁,双方有着全方位和全领域的合作。

沈佩绂点点头,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转而说道:“你是副总司令,如果决定下达总动员令,那么就下达吧!”

更为悲剧的是,残军当年征讨的敌人当中,有很多是同为华夏人的,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庞劲东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金将军的约见。

他们没什么明确的政治追求,一切向钱看,发展速度也够快。

“那么也就是说,这些人算是预备兵员,总共有多少?”

首先、第四特区由于其面对的战略形式,必然要依附于比较强势的一方,但这不代表他们表面上的做法代表实际倾向。

但是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了争取自己民族生存的权利,大多数人都已经不再顾虑个人的安危。

“我和林继文比较熟,他们的工作就由我来去做!”

“这是由很多方面决定了的……”沈佩绂不假思索,逐条的给庞劲东分析起来。

他们表面上听命于第二特区,实际上与果敢共和军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连日来的战斗已经让平民百姓有了心理准备,看到其他地区用来参军的人,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