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恩仇 (五 下)
最近一段时间捷报频传,令李唐君臣心里都产生了一种麻痹感。总以为自家兵马乃天下至锐,剪除各地枭雄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谁料派往河北的数万精兵,居然被草头王窦建德给打了个落流水。要知道,就在之前没多久,同样一支窦家军还被罗艺和李仲坚两个像撵兔子一样从上谷一直撵到了武阳郡。一退就是六七百里。
“这怎么可能?程将军以五千兵马就拿下了整整一个郡!”东宫詹事李纲最沉不住气,回头跟同僚嘀咕,声音却被所有人听了个清清楚楚。
“李詹事刚才不是还一口咬定,程名振取胜全凭着运气么?”作为铁杆的秦王系大佬长孙顺德岂肯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打击对手机会,立刻站出来冷笑着嘲讽。
“呃!”李纲被噎得一口气没喘上来,满脸青紫,“某,某是说过程将军借了陛下的运数。可,可…….”
可了半天,他也没出个所以然来。额头上虚汗直冒。前朝遗老朱守德不忍心眼睁睁看李纲受窘,拱了拱手,低声说道:“依朱某看来,那场战事的确有很大运气成分。说不定正是因为窦建德把手中精锐全调向了聊城附近,才令程将军抓到了空隙!”
“那也是五千对一万五。略阳公所部战兵就有四万,窦建德再有本事,还能于一年时间练出十二万战兵来?”兵部侍郎周域对前方的败绩也非常不满意,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是啊。”附近几个多少懂一点军略的大臣频频点头。“略阳公这次,恐怕是太托大了!”
“唉,这回聊城估计落在窦建德手里了。前朝的传国重宝,还有那么多肱骨重臣……”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事急从权。况且李、罗两位将军都非有野心之人!”裴寂笑了笑,继续说道。
这就是李渊。平素看上去婆婆妈妈,就像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般黏糊,关键时刻,绝对拿得起,放得下。裴寂最欣赏的就是李渊这一点,笑了笑,大声说道:“好,那请陛下颁两道圣旨,命令博陵大总管和幽州大总管见旨之后,立刻集结兵马,向窦建德示威!”
“不可。若无屈突老将军坐镇中枢,各路兵马器械粮草的调配肯定会出问题。” 宋国公萧瑀摇了摇头,再度否决了一个应急的提议。
他的话说得很慢,但每个字都清清楚楚地落在了大伙的耳朵内。原来还心乱如麻的众人闻之,登时精神一振,纷纷点头附和:“应该如此,否则他就不是窦建德了!”
李渊本人也不希望屈突通出征。一则他需要一个合格的军师,而来,屈突通毕竟是大隋降将,去了前线恐怕难以镇住那些骄兵。稍稍缓和了一下情绪,他低声道:“屈突老将军能出马,当然是最好不过。但朕身边一日不可没有你。萧卿,既然无论朕说什么你都说不可。想必你心里已经有了合适人选,不妨先说出了听听!”
“萧大人说得对。但我军不可不做些补救,以免窦建德真的狗急跳墙!”自从信使入殿后,一直在低头沉思的裴寂突然抬起头来,笑着建议。
“朕知道了。你坐下慢慢说。朕今天一定会把援军派出去!如果找不到合适人选,朕就领京师守军亲征!”李渊点点头,郑重承诺。
“陛下勿恼,老臣愿意领军出战,接回略阳公。”兵部尚书屈突通见不得主上着急,上前数步,主动请缨。
屈突通拱了拱手,慢慢退回了自己的位置。李渊不放心将军队交给自己,他对此赶到非常失望。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如今已经跟大唐的兴衰牢牢绑在了一起,所以心中再遗憾,再愤懑,他还得毫无保留地替大唐谋划下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算了。朕要是有三头六臂,什么都能亲力亲为。就把你等全赶回家去养老!”李渊无奈地摇了摇头,低声叹道。说罢,他目光看向已经累瘫了的信使,“来人,给他拿碗蔘汤来。再搬个羊皮绣墩,让他坐下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