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扩军!开矿!抢地盘!

沈阳广积门。

两千五百匹精良蒙古马沿着浑河向开原方向走去,骑兵护卫战马提前返回开原。

刘招孙还须在沈阳待些时日,一则为等候朝廷封赏,二来也是照顾金虞姬伤势。

北门城墙上还残留着浑河血战的痕迹,不忍细视。

刘招孙登上城楼,为几位骑兵把总送行,叮嘱各人沿途小心,尤其要提防祖大寿乘火打劫。

小冰河气候下的沈阳城,寒风刺骨,西北风呼呼刮着。

十月三十晚上,辽河平原下了场大雪。

冬季辽东就是这样天气,一阵北风就能带来雪。

大地银装素裹,仿佛给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披上了层白色被褥。

广积门城楼,刘招孙身披大氅,眺望辽河平原。

“刘总兵,老天都在帮咱们,有了这场大雪,又是一个丰年啊!”

刘招孙连连点头,伸手接住一朵飘落的雪:

“下吧,下吧,有了这场雪,朝廷的人必会晚来几天,咱们正好清理战场,有了这场雪,黄台吉和他的八旗勇士,也要冻死不少。”

天佑开原。

康应乾眯缝起小眼睛,得意洋洋道:

“小半个月没有八贝勒消息了,不知他去见他爹没有,他那只眼被乔监军打成重伤,望之不似人君,做不成后金汗了。”

刘招孙抖落大氅上积聚的雪,抬头望向赫图阿拉方向。

苍茫雪野上,一只海东青迎着风雪,倔强冲向云霄。

刘招孙轻轻摇头,若有所思道:

“黄太吉死不了,他不做大汗,没人能做,我已让章东派人严密监视,一有消息,便会回报。”

一片雪落在康应乾后颈,康监军缩了缩脖子,不以为然道:

“穷寇莫追,开原和建奴,谁也吃不了谁,刘总兵,打了这么久的仗,该消停消停了。”

~~~~~

谢阳率领民政官吏们,冒着严寒,将浑河血战所得,全部运回开原。

上万件兵器铠甲,堆积成山的粮食,布帛,还有大量被黄台吉丢弃的战马牛车都被搬走。

甚至连建奴遗弃在浑河南岸的云梯车楯车木板,也被谢阳命人拆下来,当做柴火拉回开原过冬。

为了能一战攻克辽沈,努尔哈赤下了血本,把自己这二十多年东拼西凑四处搜刮,积攒的老本,全都押在了浑河战场。

老奴本想以小博大,攻下沈阳后席卷辽东,不想在第一步就撞上刘招孙这个疯子。

刘招孙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就在所有军头(包括客兵)对朝廷离心离德,打仗摸鱼时,不知从哪里就冒出这么个说不清是什么玩意的玩意儿。

这个疯子,比努尔哈赤更狠,上来就不顾一切和后金拼命,甚至不惜和八旗同归于尽。

遇到这样的对手,努尔哈赤输个精光也不冤枉。

~~~~~

夜幕降临,广积门大营人声鼎沸。

火兵将建奴遗弃的受伤骡马宰掉,各营将士们捧着一碗碗香喷喷的马肉,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就着鞑子留下的酒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好不快活。

正在营外巡逻的镇抚兵和值夜军士,闻着诱人的酒肉香味,忍不住流出口水。

中军大帐,刘招孙与一众部将推杯换盏。

“此次大胜,我开原事业更进一步,都是诸位功劳,前些时日,大家都在忙碌,如今终于空闲一些······来,先共饮此杯!”

康应乾裴大虎邓长雄戚金等人共同举杯,一饮而尽。

众人喝了酒,一起发出爽朗笑声。

刘招孙酒酣耳热,望着眼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时之间忽然百感交集。

战争一场接着一场,和鞑子斗,和辽镇斗,万历四十七好几场大战,都让开原军碰上了。

每次大战,都是惨烈无比,不忍回忆。

从萨尔浒到今天,他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残酷高压的环境下,连宋应星茅元仪这样的谦谦君子,最后也和武人一样,亲自上阵,和鞑子拼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现在,鞑子被打残了,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了。

“全仗各位襄助,我刘招孙才有今日,这份情义,本官会一直记着!”

他将酒水倒在地上,告慰刘綎在天之灵。

“击退建奴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对付辽西!诸位努力!”

~~~

徐霞客带着他的助手李三光,风尘仆仆赶到沈阳。

刘招孙在浮桥见到徐霞客时,心中颇为感伤。和半个多月前相比,老徐变黑了,也变瘦了。

他整个人萎靡不振,只有下颌那几根胡须还是放浪不羁,野蛮生长。

浑河战事开始后,周边矿场的矿工都被召回开原,参与守城。雷匠头随刘总兵到沈阳试射神火飞鸦,徐霞客便兼顾工坊杂务,天天跟一群铁匠烧火锻铁。

战争结束,圈地运动开始,袁崇焕征调壮丁去接手后金让出的城池。于是矿工不开矿,铁匠也不打铁了。

徐霞客对打仗赚钱之类的俗事不感兴趣。他志向高远,心在天涯。既然已经无矿可采,他便重拾梦想,准备继续游历天下。

宣武将军望着眼前形容枯槁的徐霞客,不由啧啧称奇。此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和这个时空明显格格不入,只有先秦诸子中的墨家身上才有。

为酬谢徐霞客这段时日对开原矿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刘招孙决定给老徐放个长假,让他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冬月的沈阳寒气凛冽,战马在浮桥边打着响鼻,冒出阵阵热气。

宣武将军翻身下马,给徐霞客披上貂皮,让卫兵牵了马匹,自己步行,带着老徐往瓮城走去。

“徐先生,本官知你自幼便立志走遍大明山河,这也是你父亲的遗愿,可惜他老人家·····”

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家中殷实,却不思科举,志在云游天下。六十岁时,老爷子还在外边游历,可惜遭遇盗贼,身受重伤,不久便离开人世。

徐霞客对父亲的死,一直耿耿于怀,在父亲影响下,他早早立下走遍天下的宏愿。

前些年四处奔波,也算是在帮父亲完成遗愿。想起亡去的父亲,想起父亲生前未完成的事业,徐霞客不由悲从心来。

“刘总兵竟知家父生前夙愿,可恨眼下盗匪横行,寸步难行啊。”

刘招孙拍拍他肩膀,勉励道:“徐先生不要气馁,尊父的遗愿,还是要尽力去完成,走遍大明不难,本官想着让你去更远的地方,也好消除你这执念。”

徐霞客眼中露出疑惑之色。康应乾冷冷望着刘招孙表演,胡须愉快的颤动。

“本官认识一位朝天使,过几天便回汉城,你可随去游历。异域景色,自与中原不同。明年四、五月间,我与金姑娘汉江泛舟,到时带先生回辽东,不知可否?”

“刘总兵是说,让徐某去朝鲜?”

“正是。”

徐霞客眼前一亮,去朝鲜游历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长途旅行充满各种危险:盗匪、气候、疾病、水土不服等。稍有不慎,便会一命呜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