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回家
一身四品文官服的袁崇焕出城三里,迎候平辽侯。
听完康应乾讲述,袁崇焕惊道:
“当日在紫禁城,下官与先皇说五年平辽,不想刘总兵英明神武,只用半年就斩杀奴酋,平定辽东!”
眼前的袁崇焕还是黑黑瘦瘦,其貌不扬。
你那个油腻中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浑河血战开原军伤亡惨重,很多人都已离去,如今见到袁崇焕,竟感到一阵莫名的亲切。
如今袁崇焕已升为辽东按察使,辽东刑狱司法都归他管,权力仅次于辽东巡抚。
不到一年,圆嘟嘟就从那个落魄的三甲进士升为副按察使,升迁之快堪比李如松。
“袁巡按过奖,都是将士用命,戮力同心!”
袁崇焕神色凛然,凑到刘招孙身前,低声道:“刘总兵,眼下后金未灭,黄台吉退走赫图阿拉,建奴实力尚存,万万不可懈怠啊。”
一路走来,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这话还是出自袁崇焕之口。
平辽侯不由对圆嘟嘟刮目相看。
见袁崇焕身形瘦削,忍不住又要和他寒暄。
“袁督察久在岭南,这辽东风物,可领略否?”
袁崇焕瞟了眼人群之中的康应乾,咧嘴笑道:“下官公务繁忙,应酬无暇,倒没注意这些。”
众人大笑。
袁崇焕一边引导众人进城,一边向平辽侯汇报各项工作进展。
当日黄台吉率正白旗围攻开原,城内战兵伤亡一千二百人,百姓死伤两千余人,城南一带几乎夷为平地。
众人经过迎恩门,刘招孙望着黑黢黢的墙壁,想象着开原惨烈的战事,对袁崇焕道:
“城中商业如何?后金围城期间,有没有商人投靠建奴?”
袁崇焕指着街上林立的商铺,连忙回道:
“刘总兵勿忧,开原厚待外番,黄台吉攻城时,商户出钱出力,通力守城,朝鲜商人自发登城扔石头,下官与乔监军组织商户巡城,擒拿十几个细作!后金细作被一网打尽,黄台吉攻城没了内应,只能硬攻,所以才被乔监军抓住机会,一炮命中。”
袁崇焕又把当日乔一琦炮击黄台吉情形详细说给众人听。
刘招孙大笑,朝袁崇焕满意的点点头,这便是他想要的。
在利益面前,什么外番内番,什么黄台吉努尔哈赤,都要靠边站。
商户们不是傻子,开原税率远低于后金,还有各项优惠政策,如经营半年以上便可减免部分商税。
而商业,最注重的便是秩序稳定。
最困难的时候,刘招孙没有选择劫富济贫,打劫商户,而是一直努力维护商业秩序,保障各族商人的合法经营。
单是这一点,他统治下的开原就比后金、辽镇靠谱很多。
既然刘总兵能保障自身利益,大家也没必要再开门迎接后金主子进城了。
失去各族商人的支持掩护,老奴在开原的情报网立即陷入瘫痪,所以就成了瞎子。
后金一向依赖的里应外合攻取城池计谋,在刘招孙面前完全失效。
这也是黄台吉被红夷大炮打伤后,放下开原这块难啃的骨头,率兵南下增援沈阳的原因之一。
“好,袁巡按精于民政事务,有萧何之才!黄太吉退回赫图阿拉,以后辽东商户不会再和建奴走近,斩断了建奴这条生命线,赫图阿拉必定物资奇缺,黄台吉只会败亡的更快!”
刘招孙想起和金大久满桂他们议定的贸易事宜,继续道:
“本官计划将商户整合,建立个更大的商贸公司,也给军官多一项收入,防止腐败再发生。当然,卖给军官的股份,价格会比外面低出很多,不论什么人,都可成为股东,叶赫人,蒙古人,朝鲜人,甚至倭国商人。”
袁崇焕一脸茫然,显然不懂什么叫公司。
刘招孙又补充道:
“售卖南货、食盐、布匹粮食等必需品,统一定价,统一进货,价格比市面低,货真价实,以后和朝鲜和蒙古的贸易,都由这个大商铺负责。”
袁崇焕连连点头,沉思片刻,又向平辽侯说出自己忧虑。
“平辽侯,据下官所知,朝鲜贸易集中在鸭绿江沿岸,那边离咱们太远,和开原八竿子打不着,剩余贸易走辽南路线,被辽西那些军头分走,我们连一成贸易都占不到。不知要怎么和朝鲜人贸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