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根据这个线索,很容易怀疑死者是陆小霜,或者案子和陆小霜有关。

后面还有陆小霜的指纹出现在了徐柳的学生证,装人头的旅行袋拉链上,以及凶器上。

而且凶手不仅提供了各种物证。

还提供了废弃矿洞这个抛尸环境。

这个矿洞里有什么?

里面有有害气体,可以让警方怀疑,陆小霜是下到矿洞里抛尸的时候,因为不慎吸入有害气体而倒在了矿洞里没走出来。

凶手在为警方的侦查提供合理的逻辑。

假设,陆小霜没能及时获救,死在了矿洞里,那会出现几种结果呢?

第一种,陆小霜的尸体和徐柳的人头在短时间内因为某些原因被发现,但是警方只能获取到指向性明显的物证。

由于陆小霜死了,她也就无法复述三十号那天下午发生过什么了,警方自然也就无从查证陆小霜当天的行踪了。

那么不在场证明就会变得模糊,不像现在这样可以通过陆小霜提供的多条信息去印证排除。

虽然依旧会是疑点重重,但警方必然会把陆小霜是犯罪嫌疑人这件事作为本案的首要侦查方向。

而疑点部分,在调查无果后,可能会被引申分析为“团伙作案”。

这里面就涉及到为什么凶手不杀了陆小霜再弃尸,而是持续用药物把人搞晕了丢进洞里。

因为只有法医尸检的死因是“吸入过量甲烷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中毒死亡”,才能符合“陆小霜是凶手或凶手之一”这一指向。

任何其他死因,都会导致警方怀疑陆小霜同样也是被害人。

毕竟前者存在陆小霜自己走进去的可能,而后者不可能。

于是警方就会围绕“与陆小霜有密切关联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

结果自然是查个空气,可能最先会查到周奕头上吧,然后再查到吴永成、乔家丽他们身上。

这时候,那封送到市委办公室的匿名举报信,就会起作用了。

到时候案件就会陷入僵局,因为查到一群不在宏城的刑警头上,相当荒谬。

这样凶手就能有效的干扰警方破案了,让警方在错误的侦查方向一条道走到黑。

第二种,短期内压根没人发现矿洞里的尸体和人头,可能三五年,也可能十年八年之后,有人发现了矿洞里的人骨。

到那个时候,警方会展开调查,通过dna确认完整尸骨是陆小霜的,人头骨是徐柳的。

然后会和始终未能侦破的宏大案再关联起来。

由于出现了被害人新的遗体,宏大案自然就会重启调查。

而在此之前的宏大案,是绝对破不了的。

因为这起案件里失踪了两个人,陆小霜和徐柳,这两个人的身高体重还差不多。

而且外面抛尸的所有尸块都被油炸过了,根本无法通过尸块确认死者究竟是陆小霜还是徐柳。

连死者都确认不了的案子,就不用谈侦破了。

但是到那个时候,这案子就更没法查了,因为过去这么多年了,所有信息都模糊了。

而凶器和旅行袋上的指纹,就成了怀疑陆小霜杀人抛尸的直接证据。

当然最后的结果不是案子继续悬而未决,就是以陆小霜是凶手为由草草了结。

凶手也就更加高枕无忧。

第三种,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北镇原本的这些荒地可能会用于开发建设,大量的废弃矿洞被填埋。

陆小霜和徐柳的尸骨彻底被埋入

地下,无人知晓。

没错!只有这几种结果!

周奕一激动,猛地拍了下桌子,把原本盯着电视机的众人都给吓了一跳。

所有人都回头看着他。

电视机里的陆小霜,这个时候视线刚好看向了镜头,就像是透过镜头看向了周奕。

周奕举手说道:“梁支队,能暂停一下吗?我有话说。”

梁卫一听,向操作dv的人示意了下,录像立刻暂停。

梁卫道:“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这次周奕直接站了起来,把自己刚刚脑子里分析的几种可能性滔滔不绝地说了出来。

这些想法也不用过多的避讳,因为都是基于现在已经掌握的线索来分析的,不存在涉及上一世需要避讳的内容。

毕竟上一世压根就没有发生过这些事情。

“这就是我的想法,尤其是原本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在外面抛尸的肉片,都经过油炸破坏了dna检测的可能,反而在矿洞里的人头却只是表面过了一下油。”

有人没明白,问道:“为什么?”

“表面过油,是为了破坏法医确认死者被害时间的精准度,是为了防止第一种情况出现后,我们能通过死亡时间来排除陆小霜的嫌疑。”

周奕大声说:“所以我合理怀疑,徐柳的死亡时间应该是二十八号晚上或者二十九号晚上,是在陆小霜有充分不在场证明的时间段里。”

“但为什么凶手不完全破坏徐柳的人头呢。鉴于目前的碎尸程度,我觉得凶手是完全具备彻底毁灭徐柳dna的作案时间和能力的。但他没有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第二种情况的出现,凶手是故意给我们警方留下徐柳的dna的。”

“因为凶手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往‘是陆小霜杀害了徐柳’上面猜,来误导我们的侦查方向。哪怕这个误导可能是三五年后,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才起作用!”

“毕竟如果没有徐柳的dna,当若干年后只剩下骨架的陆小霜被发现,警方通过骨头提取dna确认身份后,只会认为,这副骨架就是宏大案里一直没能找到的死者的骨架,从而确定,死者是陆小霜。”

“而徐柳,要么被定义为失踪人员,单独立案。要么因为发圈上残留的血迹,反而变成杀害陆小霜的犯罪嫌疑人。但不论是哪种,都意味着宏大案不会结束。因为要结案,就必须得找到凶手,得把这起案件里的两个失踪者都找出来,因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周奕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所以只有让警方确定,其中一个是被害人,另一个可能是凶手,又没有其他有效线索,宏大案才会画上句号。也只有结案了,凶手才能彻底消失在警方的调查范围里,逃脱法律的制裁。”

“所以这一切,都是凶手为了实现自己的犯罪意图,而布下的一个局!”

这一番分析,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到了,因为周奕不仅说的逻辑缜密,而且非常大胆,几个案件发展的假设也十分合理。

如果说之前关于犯罪心理画像的分析,在场有些人还觉得太主观,毕竟都看出来周奕和陆小霜关系不错了。

那这次的案情分析,就不再有人会质疑了。

在场的人都是干这个的,有没有真本事,三句话就能看出来了。

而且周奕的分析里,确实解决了几个目前最大的疑点。

为什么陆小霜本人和徐柳的人头,以及凶器出现在矿洞这个和宏大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

为什么外面的碎尸都被油炸破坏了,人头却依然可以提取dna,甚至都没有破坏面部特征。

以及为什么凶手会通过反复下药来控制陆小霜,而不是直接灭口。

对于众人的惊讶,周奕身边的乔家丽和陈严则显得平静很多。

但他们心中却都压抑不住的欣喜,因为他们知道,三大队的“神探”归位了!

不再因为担心陆小霜安危的周奕,重新找回了他那一往无前的状态。

在周奕阐述到几个关键点的时候,梁卫的眼神明显亮了。

只不过他脸上的表情,依然不动如山。

像他这个级别的人,都是不会轻易袒露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

但对于周奕的表现,他终于有了一种“不负盛名”的感觉。

毕竟之前宏城接二连三的几宗大案里,谢国强都在省厅提到了周奕这个年轻人的突出表现。

为此他还专门调取过周奕的档案,想看看这个横空出世的年轻人有多么优秀的履历。

可结果却发现,在被破格调入市局之前的周奕,履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他因此产生了怀疑,怀疑这个叫周奕的年轻人是不是有什么裙带关系。

本来在得知成立宏大案专案组的时候,他还挺期待的,看看这个周奕的表现如何。

结果拿到宏城提交的名单,却发现里面没有周奕。

连夜赶到宏城投入专案组工作,会后他还随口问了谢国强一句,这个周奕怎么不在专案组。

谢国强笑了笑,说了句年轻人还得多历练。

他就认定了,这人多半就是个半吊子。

可过了快一个礼拜,突然总队的领导告诉他,秦北海找到徐厅,向徐厅推荐了周奕加入专案组。

这把他给搞懵了,怎么好端端的秦老会替周奕作保呢。

他对这个周奕就更加好奇了。

刚才周奕一番针对犯罪心理的分析,让他觉得有点意思,比较新奇,和他看到的一些国外先进的研究理论很像。

觉得这个周奕可能肚子里确实是有点干货的。

直到刚才,周奕的一番慷慨陈词,让他确定了。

之前宏城的那些案子,绝对有他的功劳!

“所以你觉得,凶手选择陆小霜来背锅的原因,就是因为凶手知道陆小霜和徐柳曾经产生过矛盾,可以作为犯罪动机吗?”梁卫开口问道。

周奕回答道:“不!梁支队,我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

“哦?为什么?”

“因为如果凶手按照现有的碎尸和抛尸手法处理徐柳的人头,被抓到的可能性依然很小。”这不是周奕在开玩笑或打击士气,因为上一世就是这样,凶手只要保持这种作案方式,就不会被抓到。

“所以理论上凶手根本不需要多此一举找一个替罪羊,把整个案件搞得这么复杂。”

梁卫会意地点点头说:“所以你的意思是……陆小霜其实并不是凶手用来转移我们警方注意力的棋子?”

周奕坚定地点头道:“没错!虽然我还没有想到这里面的原因,但我可以肯定,现在的宏大案,是个一石二鸟的杀局!”

“因为徐柳和陆小霜,都是凶手要杀的目标!”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