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沈念朝后退了两步,此举意味着他已试讲完毕。
沈念讲得其实不深。
一句话总结就是:他通过一系列新的文伐方式,讲透了战争的本质。
战争,不是打架,而是利益的分配。
而沈念所言的文伐方式,是分配利益最划算的方式。
沈念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讲出了文伐的新,并透过文伐,告诉了小万历什么是战争以及大明未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周边国家。
他让小万历明白:贤明之君主,必须以百年之期去布长远之局,如此,大明国祚才能绵长。
沈念所讲,正是君王应该习得的,也是当他以后想要力推施行的事情。
而其他武将,讲得都是计,都是将帅应习之法。
一比较,沈念的境界至少要高出他们三层楼。
并且,从沈念轻松的语气中,大家看出沈念不过就是牛刀小试。
小万历难掩脸上笑容。
他从下面官员的脸上就能看出,沈念已完胜。
小万历非常喜欢沈念无论讲什么都能跳出来的讲述方式,这种认知,有时即使是张居正都难以达到。
张居正、殷正茂、王锡爵、申时行也都面带笑容。
沈念所言的这种战争方式,才是当下最适宜当下大明的战争方式,也是能保障大明江山社稷稳固的最佳方式。
……
这时。
在英国公张溶和兵部左侍郎梁梦龙的引领下,武将们都朝着沈念躬身拱手。
此举表示:众武官心服口服。
小万历道:“看来,只能继续劳累沈卿担任朕的武讲官了!”
“为陛下授课,乃臣之本职,臣荣幸之至!”沈念拱手道。
这时。
兵部右侍郎王一鄂出列,拱手道:“陛下,能否准许臣请教沈阁老一个问题?”
“可以!”小万历点了点头。
王一鄂朝着沈念微微拱手,道:“逐水草而居的北方游牧民族与居于白山黑水以渔猎为生的女真族,千年前便已存在,前者信仰长生天,后者信仰萨满与部落传统,他们不尊儒信儒,一直未曾被汉化,且他们世世代代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入主中原,对付这些蛮夷,恐怕文伐无用,只能武力镇压!”
王一鄂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我之所以有此顾虑,是因沈阁老今日这番言论一出,恐怕文化战与商贸战大兴,但却起不到什么效果,所以烦请沈阁老解释一下。”
沈念微微一笑。
“非文伐无用,而是他们与我们的差距还不够大!”
“蒙古族与女真族因皆以游猎为主,故擅于骑射。刚才我讲技术战时曾说了一句话,日后打败骑兵的可能不是更强大的骑兵,而是另外一种技术。”
“如果有一日,我们的火器火炮发展到打击他们的骑兵就像打猎;我们的种植、养殖技术、织布技术使得大明拥有较之当下十倍的粮食、布匹与牛马;我们的生活水平、出门便利程度,商贸秩序,百姓的愉悦感都远超他们……他们……他们若不向我们靠拢,彼此的差距,就像我们面对森林里的猴子一般,他们必然会走向灭绝……”
“当然,这个时间段可能是百年,二百年,五百年,甚至千年,但我们从现在开始谋划,实现这一日就能早一些!”
……
官员们都知晓沈念讲课时爱画饼。
他们想象不出火器还能如何改进,想象不出如何能将粮食的亩产提高十倍,更想象不出还能如何改良这个世界。
但沈念所言,给他们的感觉是:这些具体的方法全都在沈念的脑袋里。
其实,沈念已经收敛着说了。
他相信,有自己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定然能够以大明为中心展开,一旦有了“蒸汽机”,这个世界的发展就会迅速提速。
“受教了!”
王一鄂朝着沈念躬身拱手,他不是太理解,但深信沈念的策略是正确的。
就在这时。
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蒋遵出列,朝着小万历拱手道:“陛下,臣想问沈阁老一个更实际一些的问题。”
小万历见下方的武官跃跃欲试,大有问倒沈念之势。
“沈卿是要担任朕的武讲官,不是你们的武讲官,若有疑问,可在下面探讨!”小万历看向蒋遵,道:“最后一个问题了!”
蒋遵顿时大喜。
他这个问题特别适合在这种场合问,而在常朝或私下提出,皆不合适。
蒋遵朝着沈念拱手,道:“如今,我大明军力多布置于九边。而今九边最严重的问题是兵为将有,私兵家兵甚众,诸如戚家军、李家军等称号,不但九边兵卒如此称呼,就连天下百姓都如此称呼,此乃九边之大隐患,九边之兵皆为朝廷之兵,怎能有私人称呼,敢问沈阁老,应如何避免此种隐患?”
此问题一出,小万历连同官员们都小心翼翼地看向张居正。
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与张居正的纵容是分不开的。
不过,张居正依仗的是他能使得戚继光、李成梁等边将对他唯命是从。
若无张居正压制,诸如戚继光、李成梁之类掌控军事大权的军帅,不是被调任,就是令他们解甲归田了。
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回答,并且当下根本没有妥善的解决之法。
若换军帅,战力立即就会崩溃,九边极易生乱。
沈念缓了缓,回答道:“兵为将有,私兵家兵横行,非九边将帅之错,而是我朝军事制度僵化所导致。当下,这根本不算问题,因为九边将帅,无一人对朝廷不忠心,对陛下不忠心。”
“至于后续如何解,其实已有了答案,那就是陛下提议筹建的精武学院,数年之后,天下军营卫所之将,多出于精武学院,多为天子门生,则无武将敢擅权,敢谋逆也。”
听到此话,小万历瞬间直起腰杆。
他最先提出的是筹建内操军,后来在沈念的建议下,改为精武学院。
目前,筹建精武学院已成为小万历登基以来提出的最优秀的一道改革新策。
蒋遵不得不钦佩沈念的睿智。
沈念的回答,并不没有提戚继光与李成梁,而是笼统称所有九边将帅,实则是防止二人被调离。
另外,用“精武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回答这个问题,使得小万历倍感自豪,可谓是相当高级的拍马屁。
“多谢沈阁老答疑!”蒋遵退回到队列中。
他再有疑,就涉及到怀疑戚继光与李成梁拥兵自重,有谋逆之嫌了。
此等猜疑,他在无一丝证据的前提下,是绝对不敢提的。
“咳咳……咳咳……”
小万历轻咳两声,看向下方道:“今日就到这里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