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妖孽,竟然是一条龙
第291章 妖孽,竟然是一条龙
一整个下午,罗成都在公司待着,说实在的,这有什么事情安排人去做。的确比自己到处跑强,最多就是职员的能力有强有弱,并且有些事情没有决定权,但罗成也不是能力特别强的人,他的特点也只是想到什么就会去立刻做,不会顾虑太多。
当然了,罗成自身的执行力强,这也不是天生的。很多人要是有钱或者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执行力也会很强。
如果现在让罗成拿出所有的财富,去投资他不熟悉的互联网行业,他可能也会顾虑。哪怕他能很轻松的再积累财富。
而一个公司,其实只需要两种老板,一种是能力很强的,直接带领大家走向颠覆,下面的成员只要听从就可以。另外一种就是干脆没什么能力,但能放权的人。
就怕那种自以为是,能力有不上不下的老板,什么事情都觉得人家做的也一般,工资给高了觉得不值得。而真正自己决策的一些事情遇到挫折或者直接失败了,又要怪自己那么多钱请了这样多员工,就没有几个真心为公司着想的。
而罗成目前在经营的公司,不是他在放权,而是他根本就没上心。他的很多行为都受自己年代的影响,比如工人就应该得有觉悟,为厂里做贡献,把厂里当大家庭。然后上班工作都要自觉和积极。
就像在机械厂,厂子是国家的,可不管是厂长还是主任,哪怕平时有些小心思,吃喝好点。但对厂的责任感都是很强的,厂里真要有什么事情,那真是一心思都会放在厂里。
所以在罗成看来,既然来他这边上班了,也不用他如何去说什么,大家应该都会做好本分工作。而且他自身又不专业,自然是外行不插手内行。
这就导致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大家工作上面的事情,他基本都不过问。只要看汇报就行,而下面提出来的很多事情,他基本都是支持的,哪怕是职员考虑不周到提成的事情,到后面导致一些事情没干成。罗成也是一直勉励的状态。
就跟罗成在机械厂工作一样,他申请去外地采购,哪怕孙主任和厂长不怎么看好。但都是不打击罗成的积极性的,在他那个年代,个人工作积极性很重要。只要是正面的,有积极性的,除非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否则只要不是投入太多,很多领导都会支持一下。
而罗成现在也有些潜移默化的那样了,只要是为公司着想的,哪怕拿不稳的事情,职员有积极性要干,罗成基本都会点头同意。
所以一下午罗成待在公司,也没清闲,这是好不容易歹住了老板了,除了一开始罗成询问的事情。几个‘主管’那是轮流来汇报各种工作,比如王姗姗建议公司得组建一个市场调查部。
罗成开店铺太频繁了,而且还涉及几个行业,所以王姗姗建议干脆弄一个市场部门,罗成要想开什么店,直接让部门职员根据需求,去考察市场,选择场地开店就是了。
这倒是直接得到了罗成的认同,想着之前开店,都是因为他有货源了,才去寻找店铺,然后很多时候他找的店铺并不一定如何好。只不过是他的货品有优势,就像卖野生黄鳝甲鱼一样,一开始可能生意很一般,但口碑做出来了,价格又跟养殖的一样,才慢慢生意好起来的。
而刘小菲的父母就不一样,人家是做过生意的,虽然行业不一样。但会分析周边环境,人口结构。哪怕现在店铺开的少,但因为位置好,加上会招揽顾客,所以生意一直不错。单个店铺而言,刘小菲父母在街道路口经营的那家,生意比罗成任何一家都好。
以后罗成要开连锁土鸡馆还有大食堂,这弄一个市场部的确不错。在罗成那个年代,可没有这样的部门,因为厂里都是只负责生产,计划经济时代,根本就不需要考虑经营方面的事情。
除了要组建市场部,财务部王芳也提出了部门要扩张,意思就是咱们现在是正规公司了。不能一个财务部就几个人,主要是罗成的产业也有些乱,光报表就要做很多。
一个正规财务部,要负责会计核算,这包含员工工资,经营成本,报销,采购,税务管理等各种工作。
反正就是财务部要正规化的话,王芳建议不是招几个人,而是一批人。
最后就是人事部陈艳也来提扩张需求了,招人的工作只是人事部职责之一,除了招人,其实还统计绩效,培训职工,人员调配等各种工作。甚至安排住宿都是人事部管的。
在罗成这里,感觉几位‘主管’说的都对,只不过这样算下来,就算全部招‘便宜’的大学生,一个月也得多支出十万左右的工资了。
但招这一批人,能应付罗成扩张到不小的规模,只要搞定在自己的时代换土鸡的事情,可以直接开几家土鸡馆。不需要一家一家的去开。
而之前是周梦去寻找的开店位置,罗成只要有自己的市场部,就可以派人去找店铺了。人家直接根据你经营的内容,针对的人群和消费水平去找店铺,起码能屏蔽掉很多风险。
另外就是弄大食堂,现在要搞的食堂,主要是罐头厂自身员工就需要一个食堂,很多因素可以不完全考虑。
但要再刻意去开大食堂,主打一个情怀的话,的确得考虑地理位置了。一些写字楼和商业区根本就不用考虑,都是年轻人上班的地方,那样的地方成本也高。
就应该找一些老的国营企业单位附近,退休员工多的住宅区附近。其实罗成弄的第一个食堂一开始也没考虑到这上面去,只是他单纯的觉得有意思就搞了。
现在机械厂大食堂那边,积累的顾客老人,都是一些退休人员,有不低的退休金,有医保看病不什么钱,现在年龄大了,没地方去,就喜欢折腾。
也就是机械厂大食堂这边开始有了点影响力,很多稍微远一点的老人,也过来这边玩,吃饭反而是顺带的了。
有走十几分钟的路过来,就为了跟人家下象棋,然后吃个饭待到差不多时间回去的。还有来这边一起探讨毛笔字的,反正是五八门。就跟那些跳广场舞的大妈一样,需要的是一个活动的地方,一个氛围。至于那点吃饭的钱,人家根本不在乎,何况大食堂的饭菜,那是又便宜又健康。
但顾客人群,有一个特点,基本上都是退休人员。有人要说了,这样大年龄的人了,不都是退休人员嘛。那可就错了,农村老年人可没退休金,要是子女不孝顺,日子过的苦的大有人在。
反正要开大食堂,就往那些老职工楼附近,或者退休老人多的地方开。场地弄大点,要把老人消遣活动和吃饭结合在一起,那样老人来这边就不光是为了吃饭,而是排解寂寞。
朱丽就有跟罗成说过,现在在食堂那边,竟然还有专门接送一些老人过来的子女。人家老人就是不愿意在家里待着,哪怕来这边看看以前的报纸,特意拿个搪瓷杯喝个茶,也觉得比家里待着有意思。
在大食堂老人喝茶都不拿保温杯,都是搪瓷杯,拿保温杯属于不合群。为此朱丽还特意订制了一些搪瓷杯在这边卖,利润是不高,主要是老人们自己提出来的。说你们这边怎么只卖铝饭盒,没有搪瓷杯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