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进军苍南县城(6000字)
第267章 进军苍南县城(6000字)
陈光明驾驶著拖拉机驶入熟悉的万全镇振兴路。
尘土在车轮后扬起,他远远就看见了那间掛著光明小百货万全店木匾的铺面。
相较於上次离开时,店面似乎更显沉稳,木匾经过风吹日晒,顏色虽深了些,却透著一股扎实的烟火气。
店內人影绰绰。
顾客进出的频率比当初开张时更显从容有序。
拖拉机稳稳停在后院门口。
陈光明跳下车,目光扫过正在卸货的几人,正是小山和几个当初山坳里出来的半大小子。
变化是显著的。
小山眼尖,立刻认出了他,脸上瞬间绽开笑容,声音洪亮地喊道,“光明哥回来了!”
他的动作麻利,指挥著其他人帮忙卸下陈光明带来的几箱新到的塑革鞋和卡其裤样品,不復当初刚来时的生涩笨拙。
其余几个小伙子也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问候,脸上洋溢著见到陈光明的激动。
当初可是陈光明把他们带下山的。
不然他们现在肯定还困在山上,那里有现在的发展。
“光明!”
余三哥闻声从店铺里快步迎了出来。
他手里还拿著记帐的本子和一把算盘。
陈光明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三哥,辛苦了,看这架势,生意是稳住了?”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何止稳住!”余三哥的语气带著抑制不住的兴奋,引著陈光明往店里走,“光明,你是没见,合作社成立后,咱们这塑编袋的名声是彻底打响了,连带店里其他货都卖得飞起,走,里面说。”
走进店內,陈光明敏锐地感觉到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氛围。
货架上,印著醒目光明牌红字的塑编袋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厚实、规整,码放得整整齐齐。
顾客在挑选其他商品,卡其裤、塑革鞋、毛巾、肥皂、针头线脑时,目光总会不自觉地被这些袋子吸引。
一个穿著工装的汉子正指著袋子对店员说,“再给我拿五十个光明牌的,上次拿回去装水泥,管用,比杂牌子强多了,就得是合作社统一出的这质量。”
旁边的店员熟练地开单、收钱,一边回应著:“好嘞,您认准光明牌就对了,咱们合作社统一標准,质量有保证!”
话语间充满底气。
陈光明看在眼里,心中欣慰。
这正是他想要的局面。
光明牌塑编袋不仅是一个產品,更成了质量和信任的象徵,成了整个供销点的引流核心和信誉背书。
他走到后院临时搭建的小办公室兼联络点,大姨父正伏在桌前,对看那张简陋的平阳县地图,和一个山坳里出来的后生低声部署著下一批货郎的拓展线路。
“姨父!”陈光明唤道。
大姨父抬起头,看到陈光明,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光明,你可算来了,快坐快坐!”他放下笔,给陈光明倒了碗水,“你来得正好,瞧瞧咱们这摊子。”
陈光明坐下,接过水碗喝了一口:“路上就看到小山他们卸货,手脚麻利多了,大傢伙看来都適应了?”
“何止適应!”大姨父声音洪亮,“这帮小子,现在认路、算帐、跟人打交道,都像模像样了,他们带著送货队,把各供销点跑得门儿清,你看。”他指了指地图,“昆阳、
麻步、萧江、郑楼、宋桥、鰲江,还有更远的点,咱们的货郎和供销点基本都铺开了。”
“全靠山坳里这帮弟兄们肯干,脚力好,脑子也活络了,以前是挑货郎,现在好些人管著小点,或者负责送货路线,都担起责任来了。”
“那就好!”陈光明露出笑容,“光靠咱们自己,摊子铺不了这么大,塑编袋那边呢?我看店里卖疯了。”
提到塑编產业和合作社,大姨父更是精神抖数:“翻天覆地的变化,光明,你这步合作社的棋,真是走绝了!”
陈光明心中大定。
原料这个最大的瓶颈,通过合作社的规模效应,算是把路打通了。
“那质量呢?各家作坊参差不齐,可不能砸了光明牌的招牌。”
“这事强子抓得紧。”大姨父立刻道:“按你的要求,合作社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定下了统一的质量標准。”
“师傅带看几个懂行的,弄出了个详细的条条框框,然后余强就带看他的质量突击队,一家家作坊跑,现场看,现场指问题,限时整改。”
“现在,敢掛光明牌或者通过合作社供销点卖出去的袋子,都得过这一关,以前那种灰扑扑、厚薄不均的袋子,基本看不到了。”
“效果如何?”陈光明追问。
“好得很!”余三哥这时也走进了后院,接话道,“现在不光咱们万全店,其他供销点的顾客都认光明牌,都说袋子厚实、均匀、封口牢,装重物也不怕破,价格又实惠,五分钱批发,七分钱零售,这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卖得能不好吗?”
他指了指外面堆满院墙內外空地的袋子山,“你看,这些堆的,都是各家合作社成员作坊按標准交来的货,等著批发给下面的货郎和小贩呢,咱们这供销点,都快成专门的塑编袋批发市场了。”
陈光明顺著他的手指望去。
果然,院子里不同角落堆放著成捆的塑编袋,虽然大小规格顏色略有差异,但都厚实规整,不少袋子显眼处都印著统一的光明牌红字商標,或者贴著合作社成员自家的小標牌。
余强带著几个山坳出来的小伙子,正拿著本子和笔,穿梭其中,清点、登记,吆喝著指挥搬运装车,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这正是他当初设想的统一品牌或自创副牌,但必须达標的成果。
“运输现在怎么解决的?原料进来,成品出去,量这么大。”陈光明注意到运输方式似乎也有所变化。
“说到这个!”大姨父眼睛更亮了,“你要求修路的想法太对了,原料进来省了不少事。”
“不过大宗运输,现在咱们找到了新门路走水运,现在专门负责组建了水运运输小队,合作社统一从昆阳採购的塑料颗粒原料,直接用船运到靠近的码头,咱们供销点这边也开始承担向平阳县城周边的小合作社成员分销原料的功能,这可太省事了,成本降了不少,速度也快,南边鰲江、龙港那边的成员作坊尤其方便。”
“特別是有了龙港码头和批发市场后,甚至是苍南县,都已经在我们辐射范围內,不过还没设供销点。”
大姨父把消息一个个讲给陈光明听。
虽然他们时常有从电话里面交流,但肯定没有现场交流听的明白,让陈光明对这边情况有了了解。
货郎们已经开始辐射更隔壁县城,让他有些意外。
不过,平阳和苍南本身是一个县,前不久苍南才分出去,两地的关係依旧非常紧密。
这倒是方便他了。
他这次过来平阳县城,並没有推销皮鞋等商品。
他的目的就是一个,解决皮鞋原材料问题,苍南县的水头镇毛皮批发市场就是一个切入点。
他想到现如今瑞安县城那边皮鞋都销售情况,就是因为原材料不足,生產效率大大降低,必须儘快解决。
陈光明手指在桌面敲击著。
“水头镇,非去不可,而且要变个法子去,这次,不是去买料,而是去开闢新市场,化被动为主动。”
他拿起粉笔,在墙上掛著的大幅瑞安、平阳、苍南三县地图上,用力在水头镇的位置画了一个醒目的圈。
“大姨父,运输队要分出一支精干小队,给我调两辆状况最好的拖拉机,配老司机,带上钱,还有咱们的硬通货,越多越好!”
“好!”大姨父点头。
他自然也知道这段时间皮鞋作坊那边的情况。
这都已经让他们这边分不到皮鞋了。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有了计划,陈光明把大家都喊了过来。
包括余平和余安。
“这次去水头。”陈光明的粉笔点在水头镇上,又划了一条线连向瑞安,“目標就是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渠道,哪怕价格高点,也要保证基本盘。”
“最重要的自然是在水头镇建立我们自己的供销点,这个点,不光是卖货,更要收皮,要成为我们在苍南县、乃至整个浙南皮料市场的前哨站和根据地。”
很多货郎眼晴一亮,“就像我们在这里和龙港那边一样?但水头情况复杂,皮货市场鱼龙混杂—”
“对,要建,而且要快建,建得与眾不同。”陈光明点点头,“这个供销点,初期就干两件事。”
“一是开收皮,生皮、熟皮、碎皮、整皮,只要质量过关,按市价甚至略高於市价收,告诉所有散户、小作坊,光明供销点现钱结帐,童叟无欺。”
“二是直销我们的產品,塑编袋、轻便皮鞋,用我们的畅销货,把口碑打出去,把人气聚起来,让那些卖皮料的知道,跟我们合作,不仅能卖皮子赚钱,还能买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把我们的网络,铺到水头镇。”
大姨父一拍大腿:“好主意!这叫以货易货再加现金收购,双管齐下,咱们的塑编袋和皮鞋,在那边绝对是抢手货!”
余强也兴奋起来:“对,让那帮抬价的南方佬看看,咱们不光有钱,还有硬货。”
“事不宜迟,明天一早就出发!”陈光明拍板。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两辆满载著鼓鼓囊囊光明牌塑编袋和成箱皮鞋的拖拉机,轰鸣著驶离完全镇,朝著苍南县水头镇方向奔去。
陈光明和大姨父坐在头车的驾驶室里,车斗里还坐看两个精干的运输队后生。
这也是陈光明第一次走大道过去。
之前他都是从天並那边翻山越岭过去的。
当然那只能是小打小闹。
真要做大做强的话,还是要靠车和船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