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拿下名额(6000字,求订阅)
第276章 拿下名额(6000字,求订阅)
“哗一!
人群彻底炸开了锅!
老师傅的现场验证和权威背书,比陈光明自己吆喝一百句都管用!
之前试穿过觉得舒服但还在犹豫的人,此刻疑虑大消。
那些纯粹看热闹的,也被这硬碰硬的证据征服。
“给我来一双,40码的!”
“我要那双试过的!42的!就摆著的那双!”
“老板,给我媳妇看看那栗色的,有34码的吗?”
摊子瞬间被挤得水泄不通。
深青色款成了真正的爆款,连带栗色款的询问量也激增。
小海和柱子忙得脚不沾地,收钱、找钱、拿鞋、登记。
余安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兴奋地记录看名字地址。
陈光明则不停地对张师傅表示感谢,並大声重申著免费试穿和质量保证的承诺。
就在这热火朝天的当口,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影出现在人群边缘。
是刘副主任。
他没穿那身半旧的中山装,换了件乾净的夹克,显然不是来公干的。
他看到摊前人山人海、尤其是那架还在冒著点青烟的砂轮和张师傅时,明显愣了一下,隨即脸上露出一丝复杂又带著点自嘲的笑意,摇了摇头。
他目光扫过忙得团团转的陈光明,没上前打招呼,反而在拥挤的人群外,对那双仅剩的、码数合適的栗色女靴又多看了两眼,才转身离开。
第三天下午,火爆的销售和持续发酵的口碑效应,让集市管理方都惊动了。
一个穿著蓝色干部服、戴著红袖箍的中年人挤过来,板著脸:“哪个是老板?你们这摊子太乱了,影响秩序!还搞那么大噪音!还卖不卖?不卖收摊!”
陈光明还没开口,旁边几个刚买了鞋的汉子不乐意了:“王干事,人家这是好鞋!真材实料!”
“就是!我们自己愿意买,碍著谁了?”
“那老师傅都说了,鞋底子硬实得很!帮我们省鞋钱呢!”
那位王干事被几个汉子你一嘴我一嘴顶得有点下不来台。
陈光明赶紧上前,笑著递烟:“王干事你好,不好意思,影响秩序了,我们马上调整!”
他回头就对余安喊,“余安,砂轮收了!张师傅辛苦您了,工钱您收好!”
他又转向王干事,“我们理解规定,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保证摊子整洁,绝不影响別人通行,我们主要是展示试穿,让乡亲们看看好鞋。”
王干事接过烟,脸色缓和了些,又警见摊子上堆积的现金和周围热情未退的人群,哼了一声:“注意点,动静小点,再有人投诉,必须撤。”算是默许了。
陈光明的摊点,成了文成县城集市这几天最热闹的地方。
光明皮鞋像长了翅膀一样,在赶集的农民、街边的小贩、甚至县城居民口中飞快传递第三天的太阳快落山时,摊前的人群终於渐渐散去。
陈光明几人累得几乎虚脱,嗓子冒烟,但脸上都带著收穫的兴奋。
深青色款卖出去四十八双,连带著那双被张师傅躁过的样品都被人半价买走了。
栗色款也意外地卖出去了两双,其中一双是一位穿著体面的妇女替她当老师的女儿买的。
“老板,咱们—?成了?”小海瘫坐在麻袋上,声音嘶哑,眼神却亮得惊人。
“成了第一步。”陈光明灌了一大口水,抹了把脸,眼神望向供销社的方向,“就看明天了。”
他心中盘算著,刘副主任私下买鞋、集市火爆、现场耐磨测试、甚至管理干事的网开一面,这些消息,此刻应该都堆在了郑主任的案头。
第四天一早,没等陈光明再去供销社,刘副主任的身影先出现在了招待所门口。
他脸上带著一种“早知如此”的无奈笑意。
“陈老板,你这动静闹得可真不小啊。”刘副主任开门见山,“砂轮都上了?还把老张头搬出来了?”
陈光明连忙把他请进简陋的房间:“没办法,刘主任。文成乡亲实在,不玩点真的,他们不信啊。多亏张师傅帮忙,说了句公道话。”
“公道话?”刘副主任笑一声,“老张头那倔脾气,不是好东西他看都不看一眼,他能坐你摊子上说话,本身就说明问题了。”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郑主任昨晚找我了。”
陈光明的心立刻提了起来。
“支农產品交流会的事。”刘副主任看著陈光明瞬间绷紧的神情,慢悠悠地说,“郑主任原则上———同意了。”
一股巨大的喜悦瞬间衝上陈光明头顶但他强压著,知道必有下文。
“不过。”刘副主任果然话锋一转,“位置確实紧张。给你们挤出了一个位置,在日用百货展区最靠西的角落,地方不大,就两张条桌的位置,租费按標准收,一分不能少。”
“太好了,非常感谢刘主任,感谢郑主任,位置偏点没关係,有地方就行!”陈光明连声道谢。
角落?
角落怎么了?
给他个支点,他就能撬动市场!
“別高兴太早。”刘副主任摆摆手,表情严肃起来,“郑主任定了三条规矩。”
“第一,交流会期间,你们卖出的鞋,质量必须跟上,绝不能出现一双礼拜鞋,出了问题,供销社名誉受损,你们立刻走人,以后也別想在文成卖一双鞋。”
“第二,展销以適合农村的实用款式为主,就是你那个深青劳保款可以主打,那种里胡哨的。”
“第三,交流会主要服务农业生產,你们要备一批鞋,作为支农示范,可以略低於成本价卖给我们供销社,算是表达诚意,这个价钱,具体再谈。”
陈光明的心绪飞快转动。
第一条是底线,他求之不得,质量正是他的命根子。
第二条,深青款本就是主力,栗色款作为门面点缀即可。
唯有第三条的“略低於成本价”,有点棘手。
但他瞬间想通,这是郑主任在平衡社內不同意见,也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用一批鞋的微利甚至平本,换取一个打入文成供销体系的机会,太值了。
而且,这些鞋通过供销社渠道流入农村,本身就是最好的活gg!
“没问题,刘主任,一切按您和郑主任的指示办!”陈光明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地应下,“支农是应该的,我们光明厂一定配合,具体数量和价格,我们保证拿出最大的诚意来谈,质量您放一百二十个心,有一双出问题,我带著所有人滚出文成!”
看看陈光明眼中不容置疑的决绝和自信,刘副主任紧绷的脸上终於露出了一丝真正的笑意。
他点点头:“好,陈老板是爽快人,也像个真正做实事的,准备准备吧,交流会下月三號开始,持续五天,提前一天去布置展位,我会把具体要求和联繫人给你。”
送走刘副主任,陈光明关上门,满脸激动。
成了!
从集市口被干部刁难,到用试穿撕开第一道口子,再到刘副主任的暗示,攻坚郑主任的硬骨头,最后用砂轮磨出的火和实实在在的销售口碑,终於撬开了文成县支农產品交流会的大门!
展销会的资格,拿下!
“老板!成了?!”余安、小海、柱子三人一直在门外紧张地听著动静,此刻全都冲了进来,脸上是狂喜。
“成了!”陈光明深吸一口气,胸腔里激盪著破局而出的豪情,他环视著三个跟隨他一路打拼的伙伴。
“兄弟们,回作坊!”
“告诉所有人,加班加点,开足马力,深青劳保款,有多少,做多少,要最好的皮,最密的线,最扎实的底!”
“五天之后,文成交流会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大家纷纷应是。
隨后,陈光明带著大家先开拖拉机回了高楼镇,休整一下后,第二天总算是回到了马屿镇上。
当陈光明的身影出现在厂门口那片被雨水浇得发亮的水泥地上时,守门的王大爷几乎是从门房里弹出来的,声音带著抑制不住的激动,“厂长,你可回来了,成了吗?”
“成了!”陈光明笑著道。
隨后他把消息说了一遍。
工人们刚下晚班,疲惫未褪,此刻却被这个消息激得眼晴发亮。
“好!好哇!”
“有展销会了!咱们的光明牌有地方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