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菜头哥出来了(6000字)
“我在里面就想明白了,倒卖来钱快,可那是在悬崖边走,现在看到回收站还在运转,只做正经农副產品,让那些跟著我乾的老伙计们还能有口安稳饭吃,光明,我谢谢你!真的!这块牌子没倒下,比我自己出来还让我舒坦!”
他说著,眼眶也有些湿润。
当初把回收站“作价”四万块“卖”给陈光明,虽然是形势所迫提前安排,但他內心深处也担忧过陈光明只是为了那些便宜的拖拉机和地皮,会把回收站关了或者挪作他用。
如今亲眼看到它延续了“回收农副產品”的根本职能,这种欣慰是巨大的。
陈光明再次乾杯,酒液滚烫入喉。
他也想起自己接手后的谨小慎微,几次坚决拒绝倒卖生意时的心悸,以及第一次在县城签下批发合同时的激动。
他能理解菜头哥的这份感激。
“菜头哥,这不只是我的事。回收站能开下去,离不了农机站老领导当初的见证,离不了胡青山那边稳定的水路运输,更离不了乡里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我就是顺著上头鼓励的路,稳扎稳打罢了。要说谢谢,也得谢谢傢伙愿意相信我陈光明。”
菜头哥点点头,又满上第三杯酒,这一次,他脸上的郑重褪去,换上了一丝释然和笑意:“光明,这第三杯——是说我自己的!”
他环视这装修还算体面的包间,又看向窗外渐渐復甦的乡镇街道。
“陈光明,我说话算数。当初那封信写的明明白白,农副產品回收站,那些拖拉机、
地皮作坊,我以四万块作价转让给你,手续齐全,老领导做证,钱你也一分不少付了。这事儿,已经是板上钉钉,过去时了!“
他停顿了一下,看著陈光明。
陈光明心头微动,等待著下文。
“我出来这些天,外面的事,嫂子也都跟我讲了。”菜头哥的声音不高,却带著一种新生的力量,“你做得好!真的太好了!眼光远,路子稳,带著运输队、作坊、回收站整个支棱起来了!”
“这回收站在你手里,走的是阳关大道,比在我手里强得多!我要是再把它拿回来,那不是报恩,那是添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也坏了咱们兄弟的情分!这东西,以后就是你的!跟我老郑没关係了!”
这番话掷地有声。
“那—菜头哥,你出来后,有什么打算?”陈光明放下心来,关心地问道。
他注意到菜头哥没有提及那些因为倒卖被抓进去的亲信。
菜头哥笑了笑,眼中闪烁著一种陈光明熟悉的、被压抑已久的“闯劲儿”,但似乎又有了些不一样,“坐了一年多牢,也想透了。胆子太大,路子走歪,进去是早晚的事。”
“可我这人——老实种地?不行。本本分分去厂里上班?怕是也坐不住板凳咯!”他自嘲地摇摇头。
他向前倾了倾身体,压低声音,眼中有了光芒:“光明,老哥我这次是真栽了跟头,但也算长了记性!不能碰的红线,我以后打死都不碰!“
“可咱这脑子灵活、路子野的劲儿还在!在里面我也听说了,现在管的鬆了,鼓励做意了,风吹得的都不太样?胡不是接了胡四爷的路意跑得挺欢实吗?”
“我想好了,歇两天,带上几个跟我时间最长、也刚出来、愿意信我的老兄弟,去市里,去各县城看看!”
“不干违法的,就看看人家怎么倒腾那些政策里允许的、紧俏的商品,家电?电子產品?服装辅料?总得找条新路子试试,趁著手里还有当初存下没被没收的那点老本,还有把子力气,去闯闯外面的新市场!”
他语气坚决,带著一种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陈光明听罢,心中既惊讶又佩服。
他没想到菜头哥这么有魄力,直接选择了跳出家乡这个小圈子,奔赴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寻找机遇。
这个决定,无疑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但也正符合菜头哥骨子里那股不甘平庸、善於抓机会的劲儿。
而且,明確了不碰违法的红线,说明这次教训確实深刻。
“菜头哥!好气魄!”陈光明由衷地讚嘆,再次端起酒杯,“我支持你!南边发展势头確实猛,机会多!”
“要是有需要我帮忙牵线的,或者带话啥的,你只管言语一声!胡青山那边水路熟,回头我帮你打个招呼。等你趟出了路子,说不定咱们以后还能有新的生意往来!“他想到自己製衣作坊原料升级,或者引入新款式,或许菜头哥的新路子能帮上忙。
“哈哈哈!爽快!我就喜欢你这敞亮劲儿!”菜头哥开怀大笑,彻底放鬆下来,连干了几杯酒,话匣子也打开了。
两人聊起了过去跑车的趣事,聊起了陈光明接手回收站初期遇到的那些困难,也聊菜头哥对未来的憧憬。
包间里气氛热烈融洽,郑大嫂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欣慰笑容。
接风宴一直吃到月上中天,宾主尽欢。
临別时,菜头哥用力拍了拍陈光明的肩膀:“光明,回收站就交给你了!好好干!带著兄弟们过上好日子!我出去扑腾,混出个人样来,以后也能挺起腰板回来看兄弟你!”
“菜头哥,一路顺风,注意安全,保重身体!”陈光明认真叮嘱,看著菜头哥和郑大嫂的背影融入正月里依旧带著寒意的夜色中。
正月里的忙碌依然在继续。
运输队的拖拉机满载著初春的时鲜果蔬开往码头;
製衣作坊的新款衣服源源不断打包装车;
回收站的小姨父带著伙计走村串户,跟农户们签订新一年的农副產品收购意向;
县城光明牌服装店的装修进度也每日更新。
转眼一个月时间过去。
清晨的薄雾刚散尽,一阵熟悉的拖拉机轰鸣由远及近,带著一路烟尘,停在了光明批发市场入口。
车门推开,一个风尘僕僕却精神抖擞的身影跳了下来。
依旧是那標誌性的圆寸头,脸上添了些奔波的风霜,眼神却比从前更锐利了几分,正是菜头哥。
“光明!”菜头哥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嗓门洪亮,引得周围不少货郎和供销点的人都看了过来。
陈光明放下手中的本子,眼神一亮:“菜头哥?你回来了,你这是运了什么好东西回来了?”
“託了点关係,搞了些好东西。”菜头哥摆摆手,他凑近陈光明,压低了些声音,“乐清那边门路多,特別是电器,紧俏得很,小到开关灯泡,大到收音机、电风扇,做这个的作坊私下里不少,路子也野。”
他喘了口气,“当然,我自己是不敢再碰那些偏门儿了,命要紧,但这正经的买卖,我看有得做!”
陈光明心念微动:“哦?菜头哥想做电器买卖?”
“对!”菜头哥点头,“我这次去,不看到那些电器紧俏。”
“你们的牌子也厉害了啊!仙降镇上的光明牌衣服,瑞安县城里的皮鞋,还有这满市场、满村子都在用的塑编袋,在乐清那边提起来,居然也有人知道牌子!我就琢磨著,可以互通有无。”
陈光明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我什乐清那边,给你运点正经的小电器回来,收音机、电风扇、新样式的伟关面板啥的,就放在你这批发市场,专门辟一块地方出来卖。“
“场地租金、管理费我一分少你的,反过来呢,我想什你这进货,你们的光明牌衣服,尤其是瑞安那边卖的皮鞋,还有这走哪都用的仕实塑编袋,拉到乐清那边去,绝对好卖,比农副產品回钱还要快!“
陈光明没有丝毫犹豫同意下来。
批发市场扩建后,正愁品类乳够仆富,之前汪师兄就提到过小商品种类扩展。
孔过电器这东西,虽然利润仕,却羡敏感,跟原先做的塑编袋、衣服、皮鞋性质甩太一样。
尤其是经可了“寒冬”和接手农副產品回收站的教训,合规性是他的底线。
“菜头哥,你的路子我是信的。”陈光明伟口,语咱沉稳,“电器进市场可以,但规矩要立在前头。“
“第一,货都得有来路,正经手续我这边要能看到,千万別再像以前那样,挖了萝卜带出泥。”
“放心!”菜头哥立刻保证,“我这次学乖了,只搭正经工厂出来的门路,小作坊的羡挑明路清楚的,保证给你添乱!”
“第二。”陈光明继续道,“摊位按批发市场的管理来,卖什么、怎么卖,得统
o
“第三,光明的牌子,你帮我打,衣服、皮鞋、塑编袋,我这里给你最实在的厂价。
“我运输队刚好有车空著,可以专门拉条乐清线,拉你的电器回来,过油钱、路费按老规矩摊。”
“爽快!就这么定!”菜头哥大喜过望。
他没想到陈光明点头这么快,还搭上了自己的运输队。
他心清楚,陈光明那条合法合规、又有运输队护驾的路子,正是他最需要的保障,比他自己单枪匹马去闯稳当多了。
“余安。”陈光明转头吩咐,“市场东南角那片新划出来的区域,还没用上吧?“
“没呢,光哥,地方腾出来了,狮备上点合作社的竹器来著。”余安答道。
“好,暂时给菜头哥用,辟成光明综合批发市场电器区,牌子今天就找人做起来,按市场的规矩做登记。”
陈光明直接道:“菜头哥,你抓紧联繫乐清那边,备好第一趟货,我这边的衣服、皮鞋、袋子,你看要多少量,立刻安排给你配,让运输队跟你一去走一趟。“
菜头哥连连点头,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
他刚什那条倒卖的老路上摸下来,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新路子,而且前景更加广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