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使者已说明了来意,对蜀国开出的条件,诸位大臣是何看法?”见邓芝已离开,孙权当即开口。
他的声音很冷。
话中的怒气和不满,几乎是透过牙缝渗出。
他接受不了这个屈辱的协议。
为守住荆南三郡,他做了太多努力,不仅早早调兵遣將,还向曹丕称臣,甚至是主动低头请战。
只要拖下去,胜的一定是自己。
结果,刘备中途死了,局势急转直下,还完全朝著他心臟承受不了的方向狂奔。
他做了这么多努力,这么多布置,全都沦为了笑话,甚至他还要被嗤笑为大魏吴王。
他不甘心啊!
“说啊。”孙权怒而拍案。
“以前孤说个什么事,你们正的反的,都能说个一二三来,还有理有据,面面俱到,现在孤让你们来拿主意说建议了,一个个又全都哑巴了?”
张昭、孙邵等人低头不语。
顾雍欲言又止。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com】
他其实想说,有没可能杨仪是装的,李严这些人也是假的?只是话到嘴边,却怎么都说不出口,就杨仪说的这些大逆不道、忘恩负义的话,任何时候都是死罪。
谁都容他不下。
唯有丧尽天良、丧心病狂之人,才能忘恩负义的这么彻底,而这种人做出什么离谱、疯狂的事,都是可能的。
关键他们能赌吗?
顾雍不知。
见场中无人发声,步騭出列,顶著压力道:“臣以为议和之事可行,且宜早不宜迟。”
“若是早前,臣定反对议和。”
“但眼下情况,已跟最初局势大为不同了,而今不確定因素太多,且主要有三。”
“蜀国內部,夷道,还有便是曹丕的態度。”
“刘玄德尚在之时,蜀国內政稳定,有著明確的军事目的,也有著细致的军事计划,我王只需见招拆招,以不变应万变,便能实现拒敌於城池之外。”
“那时孙桓將军,守城有功,即便面对蜀军围攻,依旧临危不乱,力保城池不失。”
“在王上假意对曹魏称臣下,曹丕也答应不兵出襄阳。”
“內外局势都在我王掌控之中。”
“任由局势发展,以蜀汉贫瘠之国力,隆长的补给线,定然支撑不了太久的战事,只要拖到蜀军军心动摇,士气低落,我军必定不战而胜,退敌成功。”
“而现在这三者都生了变数。”
步騭轻嘆一声,对於局势的发展,也感到力不从心,每一步都不在他们预料之中,也都出人意外,就是这一个个意外,將他们自认胜券在握的布局,给撕得粉碎。
孙权冷眼观之。
步騭又道:“如今刘备病逝,蜀国內乱严重,篡逆者眾,他们裹挟蜀少主,並未按常理退兵,而是进行了一次军事冒险,以达成自己不可告人的阴谋。”
“正常情况,这必不能持久。”
“我军只要继续固守城池,等到蜀军內訌,或者久攻不下,心浮气躁,军心动摇,到时东吴的危机也自然解除了。”
“但如今变数二发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