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存在於童年的小吃,最为诱人
第174章 存在於童年的小吃,最为诱人
华夏之大,如果一个人穷尽一生去探索来自各地的美食,恐怕一生的时间都未必够。
尤其是有些美食,已然隨著时间流逝遗落在了歷史长河之中,尤其是一些能被称之为小吃的美食。
这些基本都是华夏各地的独特风味,地域性极强,味道又极好吃,对一些川蜀之地的八九零后而言,棒棒鸡恰好就是其中一种。
在周旭东很小的时候,他要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步行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学校。
上一天的学,晚上七八点才能回到家里。
那个时候,家里虽穷但每天也会给他一毛的零钱,而周旭东从来都捨不得这一毛钱。
他会攒著,每个礼拜能赞五毛钱。
等到下周一的时候他起的格外的早,要提前从家里走半个小时,到了镇子上学校外边儿后,周旭东不急著去教室,而是蹲守在从学校前往大街的小道儿上,
等到了清晨七点半左右的时候,就会听到远远的传来一个声音。
“椒麻鸡,五毛一份嘞椒麻鸡!”
“用棒棒敲粗来的椒麻鸡!”
听到声音后只消片刻,小道儿的拐角处就会出现一辆二八大槓自行车。
车主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婆婆,她从来不会骑车,就是推著慢慢走。
二八大槓的后座两侧各绑著一个竹筐,上边儿盖著一层笼布,每当阿婆出现的瞬间,立马就会有一群小孩儿围上去。
大家高高举著手,每个人的手里都捏著绿绿的小钞票,大都是五毛钱。
阿婆不急不忙的撑起自行车,从左边的竹筐筐里掏出套著塑胶袋的小碗,然后撩起笼布,小孩子们道切的爬过去使劲儿往里瞅,想要看见这竹筐里到底放著什么东西。
阿婆笑眯眯的掏出勺子,拧开竹筐里的一个巨大的塑料桶盖儿,然后给套著塑胶袋的碗里留上一勺红油滋滋的小料。
隨后再来到自行车的另一边,撩起这边的笼布,“我看看今天拉个娃儿运气最好。”
然后阿婆的手伸到竹筐里一顿抓,最终抓出来一把鲜嫩雪白的鸡肉丝,说上句,“啊哟哟,居然是鸡胸肉,好吃的很嘞!"
鸡胸肉丝抓进碗里,红油瞬间染在表面,阿婆再用筷子搅拌均匀递给小娃儿付了钱的娃儿端著碗两眼冒光,拿著阿婆给的筷子夹起肉丝来就往嘴里塞。
周旭东的运气总是比较不错的,每次都能抓到鸡胸肉和鸡翅肉,有一次阿婆一把肉抓出来,全都是鸡腿肉!
形似蒜瓣儿的鸡腿肉浸泡在红油里,羡慕的同学们追在周旭东的屁股后头一直问他,好吃吗,好吃吗?
所以周旭东的童年中,最快乐的並不是周六日。
双休的时候他要帮家里餵鸡,砍柴,担水。
只有周一的清晨是他最期待的日子,那碗椒香麻辣的棒棒鸡,把他周末两天的疲惫驱散的无影无踪。
而从周一开始,他攒的每一毛钱,都是在积赞下个周一的希望。
此刻,周旭东看见闺女手指著的黄色餐车,有个小妹妹正在用棒槌敲打鸡肉,童年的一幕幕不禁闪现在脑海中,十六岁离开老家后,他已经快要二十年没吃过这东西了。
“老板,棒棒鸡咋果卖噻?”
陈默略微歪著头,有些无语,您都看到这玩意儿叫棒棒鸡了,难道您就看不到它后边写著的8元/份吗?
“傻啊你,人家都写著了八块钱你还问。”景招娣都无语了,总觉得老公有点恍恍惚愧的,也不知道咋回事。
“先给我来三份儿。”周旭东起身来到餐车边上,期待的看著,想知道老板会给他抓什么位置的肉。
陈默戴好手套,“您喜欢吃哪块儿肉?”
哦?还能这样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