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存在於童年的小吃,最为诱人
周旭东有些异的看著橱窗台上摆著的鸡肉,每只鸡都被分割成了好几块儿有鸡头,鸡翅,鸡胸肉,脊背肉,鸡脖,鸡腿肉几个部位。
“价钱都一样吗?”
“是的,我们按份儿卖的。”陈默对自己的手法很有信心,並不担心每份的分量不同。
后边儿的景招娣听到,好奇问道,“老板,按理说鸡翅最贵,鸡腿也贵,鸡胸肉最便宜,您这么卖就不怕別人都吃鸡翅和鸡腿,给您把鸡胸肉都剩下了?”
“不怕。”陈默回答道。
景招娣还想问问为什么不怕,接下来她就有了答案。
“行,给我先来一份儿纯鸡胸肉的!额,再来一份儿鸡翅和脊背肉混合的,
还有一份鸡腿肉。”
景招娣有点懵圈,我刚问人家就不怕顾客把鸡胸肉都给剩下吗,自己的老公就直接点了份鸡胸肉?
属实是无法理解。
不过八块钱一份儿的东西,没必要去计较。
陈默按照这位顾客的需求,戴好一次性手套,拿起块儿鸡胸肉开始撕扯。
经过冷水浸泡后的鸡肉会很紧实,但经过卢映秋棒槌敲打后的鸡肉又变得非常鬆弛,轻轻撕扯便轻易被撕成了条状肉丝。
撕好的肉丝儿装进以前用来装蛋饺的小碗中,“哦对了,咱们有两种口味,
您看您要吃?”
“两种口味?”周旭东著脚尖扯著脖子使劲儿看,“藤椒的跟麻辣的?”
一个红油滋滋的,另一个红油很少,表面漂浮著一层略微有些绿色的油,还有新鲜的藤椒,一眼就知道是什么。
“应该说是怪味的吧。”
?
即便是川蜀本地人,其实也很少用“怪味”来形容菜品的口味,周旭东毫不介意,他就是看到二十来年没见过的小吃重出江湖,想著必须得来一份儿。
“那弄一份怪味,再来一份儿藤椒吧。”
毕竟,刚才的那口钵钵鸡简直刷新了他这个川蜀人对於川菜的认知。
我们川菜的味道就那样儿的?开什么国际玩笑!
当然,这么多年在外地打拼周旭东也知道,很多菜品离开发源地后要想在其他地域扎根生存,多多少少是要按照当地人的口味做一些更正。
但那个钵钵鸡也更正的太离谱了.:.丧失了本来风味还能叫钵钵鸡吗?
所以周旭东觉得,这个小老板肯定也是要把棒棒鸡的味道改改的,对於小吃本身味道的期待倒是没有多少,反正能吃个回忆就不错了。
陈默分別把鸡胸肉丝,鸡腿肉丝,还有鸡翅肉丝撕扯好装著。
再给其中两份留上一勺怪味的浇味汁,抓上点点小葱,另一份留了些许藤椒的浇味汁,同样也放点小葱。
周旭东端著三份鸡肉丝回到小黄桌,把鸡胸肉那份怪味的放到自己面前。
鸡腿肉的怪味则是给了闺女,最后一份藤椒味的给了媳妇儿。
然后顺手把那一大把钵钵鸡抓起来,塞进李小波送的类似於饮料桶的那种容器里,“老婆,尝尝。”
李小波看著被冷落的钵钵鸡。
好好好,玩儿偏心是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