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宽。
三个字如字字千钧,重重落在地上,令殿中安静异常。
陛下又仔细看了战报,神色变幻不定:“高思德把这件事著重写在战报里.......数万辽军退兵,与之有关联吗?
他今年十七岁吧。”
皇后眼中水雾朦朧,侧脸微微点头:“虚岁十七,他是冬月十八日生的。”
“他什么心思.......”皇帝冷著脸。
“战报里说他大腿受了重伤,血流数日不止,陛下何必为难。”皇后终於忍不住垂泪:“十六七的孩子,也算为朝廷尽心尽力了吧。”
“好了好了,多大年纪了,我说的是高思德。”陛下皱眉道。
孔炿一时无言,百感交集。
赵立宽,高思德的女婿.......远远不只是。
高思德起势直至如今封王,最重要的台阶也是当初隨太子出征,血战辽西。
昔日太子叛乱后自焚家中,对外皆称东宫上下无一留存。
其实当时还有一位三岁皇孙活了下来。因太子妃体弱多病,久染风寒,当时其长子落生后便被奶奶李皇后接走,寄养坤寧宫。
事发后,当时宰辅都请求將三岁的孩子秘密处理。
但因李皇后极力反对,以及太子旧臣不忍心其绝后据理力爭,其中就包括他和高思德。
最终陛下开恩,准许高思德將三岁的孩子带回北方,当自家养子圈养,从此不再过问。
这件事,加上李皇后和陛下,知道的人不超过十个。
如今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高思德战报中,在场人各有所思。
陛下神色森冷,李皇后低声啜泣,孔炿心里却忽然有些肃穆,当初太子殿下力挽狂澜,击退辽军。而今难道又一次重演。
这次击退辽军的是前太子之后。
陛下思索许久:“譁眾取宠,他写这样的战报考虑过吗?军国大事岂能儿戏。”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李皇后立即接话:“高爱卿老成持重,他写好的战报还能有错,这种事他想好了才敢写,只怕那孩子功劳更大,说不定是往小了写。
那是我养活的孩子,哪会不知道他的灵性。”
“你.......”陛下皱眉不悦,“吴光启在宣州,正好让他看看。”
孔炿拱手说:“陛下,无论如何这都是大喜,辽国退兵,北上大军可以退回来,鸿臚寺派出的使臣也能召回,省下一大笔银子。
这些都能用於来年南方平叛,若只有一面用兵,叛军成不了气候。”
他心里真高兴,前太子之子的事他心里有些高兴,毕竟太子留后还有出息了,但他並不准备牵涉其中,那是皇家自己的事,他没资格掺和。
重要的是辽国退兵,所有的资源都將向南倾斜,明年他亲自掛帅平叛时,胜算又大了许多。
陛下点头:“你立即去兵部,八百里加急召回大军,把战报发给神都府,让他们把战报公示,让百官和百姓都知道。
鸿臚寺那边朕会另下口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