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商祖火历

若是这机制好用……他许某人也未尝不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好好研究借鉴一番,化为己用。

代天行罚这个名号光是听一听就很带感,法海禅师的正义性也会得到强而有力的佐证。

神识接触火种的瞬间,原以为会感受到灼热刺痛,没想到却只感受到一股如同冬日暖阳般的温和,包裹着神识,十分舒适。

随后,三人眼前景象同时一变,仿佛跨越了时空,看到了两段清晰却令人心悸的景象……

陶唐氏之庭,高台之上,祭火熊熊。

但见一座以垒土层层夯筑而成的高台,巍然耸立于天地之间,形制古朴而雄浑。

台上,人王高踞于中央主位,身形魁梧,披着象征权柄的兽皮与玉饰,面容笼罩在光影之中,看不真切,唯有一股统御八荒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

身后矗立着一根巨大的图腾柱,顶端燃烧着仿佛亘古不灭的圣火,散发出难以言喻的威能与热量,将身影在身后拉得异常悠长而威严,如同与天地连接在了一起。

人王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缓缓扫过高台之下肃立的人群。

最终,这目光稳稳地落在了阶下最前方,那个他最器重,气度最为不凡的人族后辈——契的身上。

被点到的契,闻声毫不犹豫地向前一步,身姿挺拔如不屈的青松。

面容坚毅,眼神清澈而深邃。年轻的眼眸中,不仅映照着身前图腾柱那凡间的熊熊火光,更仿佛清晰地倒映着夜空中那颗刚刚升起名为“大火”的赤红星辰。

帝舜开口,声音浑厚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志在这寂静而庄严的广场上清晰地回荡,宣告着一项影响深远的神圣任命:

“今命尔:契!为火正之官!”

随后,眼前的画面如同流水般悄然转换,景象再变。

三人定睛一看,竟然就是他们刚刚才仔细巡查过的阏伯台!

只是此刻显现的是更为古老更为原始的景象,那座高台之上尚未建有后世那座庙宇,仅仅是一座光秃秃的饱经风霜的夯土台。

契,独自一人站在那高高的土台之上,正仰着头,全神贯注地仰望天空。

而此刻的夜空,清澈得如同被水洗过一般,繁星璀璨,密密麻麻地镶嵌在深邃的天幕上,那壮丽而神秘的景象,几乎让人感到炫目。

这是夏夜南方的天幕。头顶的紫微垣,象征着帝居,巍然不动,稳固如磐石。

而东方的天穹上,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的苍龙星宿正舒展着它那庞大而优美的身躯,蜿蜒盘踞于天际,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

此刻站在台上的契,明显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

他的目光并未流连于整条苍龙,而是在执着地追寻着“大火星”的踪迹。

最后精准地落在“龙心”之位上时,那颗色泽赤红,光芒稳定而温暖如同永恒燃烧的火焰般的明亮星辰,便会自己跃入眼帘,成为整个天穹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前方,有尾宿诸星如龙尾般摇曳摆动;后方,有房宿诸星如龙腹般缓缓起伏。

它被拱卫在苍龙星宿的中央,仿佛接受着星空中无形“帝座”的朝拜,尊崇无比。

一天,两天,三天……

一年,又一年……

契就这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站在这里,仰观天象,记录着大火星的出没、方位与轨迹。

经过漫长而细致的观察与推算,终于从这亘古不变的星辰运行中,总结出了一套精密的规律。

他根据大火星在天空中的不同位置,将一年划分为八个时段,每四个月归结为一个大的季节。

例如:

火历一月,当大火星在黄昏时分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时,便对应着春分时节,万物开始复苏。

火历二月,当大火星在黄昏时分升至东方半空中时,便对应着立夏时节,气温回升,作物快速生长。

……以此类推,每个季节、每个时段,大火星的特定位置都精确地对应着大地上特定的气候特征和至关重要的农事活动。

当大火星在黎明的东方天空中出现时,意味着春分到来,是时候开始春耕播种了;当大火星在黄昏时消失于西方的地平线下时,则标志着秋分时节来临,可以开始收获一年的劳作成果了。

这,就是契所创制的,以大火星为基准,指导先民生产与生活的——《火历》!

一部源自星辰,用于大地的伟大历法!

随后,火种中承载的故事景象缓缓消散,三人神识回归本体,禅室内恢复了寂静。

对视一眼,眼中都带着一丝感怀,尤其是身为人族的许宣和慧忍心中更是涌起对上古先贤披荆斩棘,观天制历功德的由衷钦佩。

那么,问题来了。

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先贤创业史后,正义小队大体上知道那针对梁王府后院之人并波及临济院的“神罚”,究竟是因为什么具体缘由诞生的。

竟然和一开始的诸多揣测毫无关系,刚开始大家还以为是天火之类的实体劫难,亦或是战火这类的征伐概念。

谁能想到竟然与“火历”这套古老历法有关。

可问题是,如今通行的《太初历》早已推行完善了数百年,深入人心,指导着整个天下的农时与节令。

甚至朝廷还拥有一件凝聚了观测推演功德的镇国神器——浑天仪,用以校准天时,稳定历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