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纳赛尔丁在萨洛尼卡(下)
纳赛尔丁一行人沿着海岸行走。
“对了,英国人有什么动作,他们可是不会缺席这次的演出。”
伦敦的泰晤士报近期连篇累牍地刊登旅行者见闻,描绘波斯尼亚自治的混乱与不公,声称基督徒在自治下处境反而更加艰难。
外交部经常会见各国大使,特别是和法国、俄国的会谈。还有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甚至还有美国。”
这样活跃的外交还是在拿破仑战争的时候,而结合最近的情况,英国的目的呼之欲出。
“他们这是准备再组建一次反法同盟呢,只不过这次的目标是我们。”
英国一直都是这样,不让其他国家过分强大,自己就能从中周旋获利。
“需要派间谍破坏他们吗?”,哈吉扎德询问。
“间谍破坏不了英国的行动,他们肯定会继续进行下去。让他们去吧,时刻注意就行。”
现在各国都对伊朗有所顾忌,外交上也谨慎起来。奥地利应该算是最大胆的,和伊朗的外交仍然活跃,特别是两国之间的铁路项目,奥地利铁路公司打算继续投入东方铁路的建设,并和伊朗铁路公司进行合作。
西班牙也是这样,两国之间的贸易依旧兴盛。对于英国的外交行动没有多大兴趣,不过还是有一个国家开始跟随英国,那就是葡萄牙。
葡萄牙和英国之间的联盟可以追溯到14世纪,1373年的《英葡条约》让英葡联盟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仍然有效的联盟关系。而葡萄牙的大部分产业和贸易也掌控在英国人的手中。
葡萄牙国王路易斯对伊朗发出呼吁,提出奥斯曼的苏丹应该是奥斯曼人来选,不能依靠强权来夺取。想想拿破仑的教训,不就是这样吗?
葡萄牙怎么想的纳赛尔丁不知道,他只知道法国人开始大量抨击葡萄牙。先不说拿破仑为法国争取了多少荣光,就说他的皇位也不是依靠强权啊,他是经过公投,也就是全民民主成为的皇帝。这一下子就让拿破仑成为独裁者,法国人是怎么也不会赞同。
“葡萄牙?一个被英国资本扼住喉咙的古老王国,它的声音不过是伦敦意志的回声,无足轻重。至于法国人的愤怒,”纳赛尔丁轻笑一声,“麦克马洪总统需要转移国内对阿尔萨斯-洛林问题的视线,抨击葡萄牙对拿破仑的‘误解’,正好能点燃民众的情绪,是一步好棋。但这也说明法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对是否要跟随英国全力对付我们,心存疑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