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色微亮,大雪仍在纷纷扬扬。

封思启从一户农家院落里走出,雪地上只留下几串深浅不一的脚印,很快便又被新雪覆盖。

他用不少钱跟农户,换了几张粗饼和一壶热水,便再度融入白茫茫的世界。

行走了约莫半日,风雪渐小,但寒意不减反增,此时来到一处林子高地。

这里视野开阔,远处的山脉如同墨色的巨龙,在雪白的画布上勾勒出磅礴的轮廓。

封思启停下脚步,抖了抖身上的雪,深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瞬间涌入肺腑,带著松针与湿土的气味,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宿主:封思启]

[门派:观山太保]

[已习得]

[观山指迷术·观山辨藏]

[观山指迷术·拘魂灭灯]

[观山指迷术·驱鼠遁山]

与摸金校尉分金定穴的侧重不同,观山太保的风水寻龙,更侧重於宏观的龙脉识別与判断,著眼於整个风水墓葬格局的入口。

其两大核心又分,辨藏和入藏。

封思启將手掌虚握,拇指与食指微曲,仿若持著一把无形的罗盘,缓缓转动。

他的视线隨著手势移动,从脚下的土坡,延伸至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

使出了辨藏里的望气法。

藏府一词源自中医,指人体內臟腑,而大地如同人体,亦有“藏府”

即孕育风水宝地的核心器官,陵墓所在,便是大地的“藏府”之一。

此术需在特定时辰,观察山间瀰漫的“地气”,需辨其顏色,形態,升腾之势,通过观察地气的最终匯聚点,来定位“穴眼”。

“龙枢,山脉走势,是气之脉络。”

封思启目光如炬,沿著一条主山脊线缓缓上移。

那山脊,有时如潜龙在渊,有时又像腾龙出海,蜿蜒曲折,势不可挡。

一股无形的气势,从山体深处涌出,在峰峦之间流转。

封思启在心中默默推演。

那鬼衙门黄仙庙,在原著中是胡八一他们打人熊时,无意闯入所得。

此时这里可没有什么参照物和地图,也没有岗岗营子,这里此时更不是什么林场。

寻龙点穴,摸金寻的是入地之龙,观山寻的是入局之气。

封思启又再次確认,心中已然有了个大致的判断方向,他不再停留,身影再次没入林子之中。

此时还不是大雪封山的日子,林子里,积雪只没过脚环,每一步都像踩在软绵的厚毯上,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寒风呼啸著,在他身边打著旋儿。

松枝上掛满了不少的雪团,偶尔坠落,砸在下方的灌木丛中,发出沉闷的声响。

封思启的呼吸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又迅速消散,他能感觉到肺腑深处的灼热,那是烧刀子带来的暖意。

“这大兴安岭,果然名不虚传。”

他心中自语一句后,眯眼看向远方,山势连绵,犹如一条条蛰伏的巨龙,蜿蜒盘踞。

封思启虚握的左手,拇指与食指轻微捻动,无形中勾勒出一道玄奥的轨跡。

这是“观山指迷术·观山辨藏”的地脉四象法门,不局限於定穴,更在於辨识地脉的吉凶和气流走向。

“地气升腾,聚而不散,必有藏府。”

封思启的目光如刀,在山峦间游走。

至从系统的入门大礼包发放以来,已不是第一次运用,虽然他不敢说自己比肩经验丰富的摸金校尉。

但也非寻常盗眾可比的。

毕竟,以后的泥儿会里那群狗泥腿都能够找得到,他一个观山太保岂会不如人家。

眼下积雪下土壤的顏色变化,树木生长的疏密,甚至风雪吹拂的方向和力度,都在无声地诉说著大地的秘密。

封思启行走的路线並非直线,而是隨著地气的流转而不断调整而行。

“原著中,人熊洞与大仙庙紧邻,但並非一处。”

封思启的脑海中浮现出前世看过的记忆碎片。

又行了不知多久,风雪再次大了几分,颳得脸颊生疼。

隨著不断深入,周围的树木变得更加高大,枝干虬结,仿佛一只只扭曲的手臂,在风雪中张牙舞爪。

阳光彻底被厚重的云层遮蔽,林间光线昏暗,即便是在白天,也如同暮色降临。

突然,一股腐朽与潮湿混杂的气味,隨著风雪扑面而来。

封思启的感官瞬间被激活,他猛地停下,身体紧绷,驳壳枪的枪柄在他腰间,触手可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