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朱高煦反了,学你抢侄子的江山!
別看姚广孝是个和尚,还曾经拜过道士为师,可姚广孝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
整个燕王府上下眾所周知,世子朱高炽喜文,为人隨和仁厚。高阳郡王朱高煦重武,好武士,对文人多有不喜。
姚广孝作为读书人,同时又是世子朱高炽的老师,立场天然的就站在朱高炽这边。
以前姚广孝还不会想的太过长远,毕竟燕王起势成与不成,谁都说不准。
可从周辰这后世人这里得知燕王起势必成后,姚广孝就不由的开始为长久计了。
朱棣喜欢朱高煦,而不喜欢肥胖的朱高炽。朱高煦越是表现的好,越是得朱棣的心,朱高炽的位置就越难保啊。
姚广孝听到朱高煦偷了徐辉祖的千里良驹送朱棣,他能高兴才怪。
“那个,其实...嘿嘿。”
周辰本想说徐辉祖的话也不算挑拨离间,毕竟后来朱高煦真的谋反了。
虽说反的不是他父亲朱棣,可下一任皇帝毕竟也是朱棣定下的,他谋反也算是反了朱棣的安排。
但朱棣明显是在兴头上,周辰犹豫了一下,便打消了给朱棣泼冷水的想法,在一旁陪笑,想著日后有机会再跟朱棣说算了。
周辰是考虑到了朱棣的心情,可真没算到一旁的姚广孝明面上看是老僧入定,但眼睛却一直盯著他呢。见他眼角闪过一丝异色,姚广孝当即催问。
“我见小友眼底异色,难道此事还有什么后续不成?”
这个老和尚,眼神怎么这么好使!
周辰连忙收起脑子里的胡思乱想,矢口否认:“没,大师看错了,这能有什么后续啊。”
可周辰越是如此,姚广孝越是篤定周辰还有什么话没说。他眯著双眼,眼含微笑:“小友有什么话儘管道来。”
“既然你能选择投靠燕王,自是说明你对燕王的为人心悦诚服。”
“有什么话完全不必在王上面前藏著掖著,既知你是后世来人,所言皆是史书记载,还怕燕王殿下责怪於你,因言获罪不成。”
姚广孝一下就把周辰给架起来了。不说吧,就是你有事故意瞒著朱棣,以后你再说什么,朱棣就得多想想,你是不是说的是真话了。
说吧,那你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以后问你什么,你就得如实说什么。撒谎,保留什么的,想都別想。除非你不怕跟朱棣之间心生嫌隙。
经过姚广孝这么一打岔朱棣也瞬间回过味来了。
是啊,就算眼前的周辰是后世来人,谁又能保证他说的全是真话呢。
万一他为了荣华富贵,只挑好听的跟自己说,欺昧自己,从而酿成大祸怎办。
“周辰,你在本王面前无需隱瞒,有什么就说什么。”
“只要是后世记载,无论好坏,本王都能承受。”
“难道在你眼里,本王就只是一个听好恶坏的庸碌之徒?”
姚广孝是把周辰给架起来,朱棣这就是在用火烤了,他都这么说了,周辰连选择的余地都没了。
算了,朱棣也不是个心胸狭隘的人,为了自己能够抱紧大腿,也为了自己能够轻鬆一点,周辰索性就有什么说什么。
“那我可就说了啊,不过我先说好,我只阐述史书记载的內容。”
“至於这內容是好是坏,记载的是否有出入,我可不负责啊,毕竟史书不是我写的,我也没亲身经歷过。”
周辰先是给自己打著补丁,以免朱棣日后翻脸不认帐。
“小友放心,老衲替你作保。”姚广孝点了点头,看向了朱棣。
朱棣也点了点头,相当的痛快,满口保证:“本王不是心胸狭隘之人,又有大师替你作保,你儘管说来!”
“成。”
周辰一咬牙,语气含糊的说了句:“其实徐辉祖也没说错,殿下你死后,高阳郡王確实谋反了。”
之所以含糊,是在试探朱棣是否会真的不会迁怒自己。
周辰的话虽然含糊,但朱棣跟姚广孝还是全都听到了。
姚广孝听完先是一愣,而后双眼一亮又立马浑浊下去,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朱棣反应则截然相反,双眼含怒,紧握双拳,不可置信的再次確认:
“你刚说什么!重新说!”
周辰自知躲不过去,索性破罐子破摔:
“我说你死后朱高煦造反了!跟你一样,抢侄子的江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