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允恭是徐辉祖的原名,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为了避皇帝讳,而改名为徐辉祖。

徐辉祖虽然是朱棣的大舅子,但说实在的,徐辉祖跟朱棣真不怎么熟。

朱棣早年是跟在中山王徐达帐下。

但中山王徐达数次出征领兵在外、镇守北平,家中都留徐辉祖宿卫御家。

这样一来,常年在北平的朱棣跟常年在南京的徐辉祖,几乎就没什么可以联络感情的时间了。

再加上什么所谓的亲戚关係,大明朝堂上谁跟谁不是亲戚啊。

朱允炆还是朱棣的亲侄子呢,该动手还不是一样动手。

“世子他们可曾被徐辉祖派人拦下?”

一旁的姚广孝追问著。如果真让徐辉祖拦下了,並在他的一再要求下,恐怕建文帝很有可能改变想法,扣下三人为质。

“没有。”周辰摇了摇头:“徐辉祖主要拦的也不是世子跟三王子,而是高阳郡王。”

“高煦?这是为何?”朱棣有些疑惑,按理说三人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燕王世子朱高炽,可为何徐辉祖对朱高煦这么上心。

“难道高煦在南京又做了什么不法之事?”朱棣拧起眉来。

朱高煦年少时跟大哥朱高炽以及其他亲王的世子、王子一同在南京读书。

读书期间言行轻佻,经常惹事,被朱元璋所不喜。

(请记住 追书就上 101 看书网,?????????s??.???超实用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也因为朱高煦的行为,朱元璋还下旨责问过朱棣是如何教子的。因此朱棣这才下意识的想到,是不是朱高煦这次在南京期间又给他惹什么事了。

“惹没惹事我不知道,但根据史书记载...”

周辰说著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暗嘆道:到底是燕王府的茶叶好啊,茶香扑鼻,清新润喉。

周辰砸吧著嘴里的茶香气,润完嗓子,才道出了下半句:

“徐辉祖察朱高煦有异志,跟建文皇帝密奏:说三个外甥中,唯独朱高煦勇悍无赖,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

“胡说八道!燕王府上下皆忠於大明,高煦何来不忠!”

“还叛父!”

朱棣站起身来,猛的一甩袖子,冷哼一声:“此等谬言,建文也能信!”

朱棣对徐辉祖的这句评价相当不满。

当儿子的不忠,不就是在说他这个当爹的也不忠吗!

还有!

三子之中朱棣尤爱高煦,勇猛过人,极重孝道。

他怎么可能叛父,怎会叛父!

这个徐辉祖,为了劝解建文,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见朱棣急了,周辰没再继续品茶,当即利索的脱口而出。

“当然没信他说的。”

“建文皇帝没有听取徐辉祖的一家之言,就喊来了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还有駙马王寧。因为他们两个的庇护,建文皇帝这才遣世子三人回燕。”

“只不过高阳郡王也確实不老实,从徐辉祖的马厩中偷了他的宝马跑了,徐辉祖这才派人去追,不过没有追上。”

朱棣一听居然是这样的,火气顿时消下去了不少,回身坐回主位轻拍桌子:

“好,高煦颇有本王风范!”

“徐允恭啊,徐允恭啊。平时他厩里的几匹马宝贝的跟亲儿子似的。”

“上月本王进京,本想重金购置徐允恭那匹枣红色的千里良驹,可他这人吝嗇的很,不赠卖本王不说,甚至不让本王肆意驰骋一番。”

“定是高煦我儿知我对其欣喜,特意窃来呈献於我。”

“不过高煦到底是年少气盛,这个关头冒险窃马,也不怕节外生枝。”

朱棣微微摇了摇头,长嘆一口,老二哪里都好,就是太过鲁莽,不过这也依旧让他相当欣慰。

“我常言高煦类我,最为敦孝,他如此说高煦,完全是在挑拨我父子亲情!”

跟朱棣不同,姚广孝略显苍老的脸上虽也带著笑意,口称无量寿佛。可心底却並没有像朱棣这般喜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