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在这个时代,实际上钱是最不值得操心的。

自己大约是穷怕了。

才会这般捨本逐末。

晏殊说的对,只要当了官,千金散尽还復来。

之前自己后半生困顿,难道只是因为不善经营的缘故吗?

若是能够当个知州,难道还能缺钱?

晏殊看到晏几道释然的神情,笑道:“想明白了?”

晏几道点点头道:“明白了,父亲,孩儿这就准备科考,下一届定要考个进士!

咦,阿爹,今年秋闈我还能不能赶上?”

晏殊拍了拍晏几道的肩膀,失笑道:“现在离著秋闈也就不到四个月时间,你之前完全没有准备,怎么可能赶得上?

你倒也不用那么著急,人生苦短,你年纪还小,还可以多玩乐几年,那么著急去当官做什么,当官也没有什么好玩的。

以后啊,你一辈子当官的时间还多的是,到时候你反而会羡慕现在的生活。”

晏几道心下苦笑,心道爹啊,您就只剩三年时间了,到时候一旦倒下,孩儿们的苦日子就要来了,哪里还有玩的时间!

晏几道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隨即便下了一个决定。

这些时日他不断的在思索著未来,想过很多种路径,看似路径极多,实际上能选择的並不多。

现在离著父亲晏殊的逝世还有三年时间,但失势已经近在眼前。

因为富弼的上台,翁婿二人同在中枢,根据大宋朝的惯例,必有一人要避去地方。

而富弼年富力强,晏殊已经年近暮年,谁外放地方就不用多说了。

当然,里面还有其他诸多的因素,比如说最近有人拿著父亲给仁宗亲生母亲的碑文说事,文彦博那边也想要將父亲给排斥去敌方,以方便掌控更多的势力。

诸多力量同时发力,父亲在这汴京是待不下去了。

而下一届科举还在四五年后,三年后父亲可能撒手西去,这一届若是不能考上,以后也就只能全靠自己了。

所以,看似能选的多,实际上风险依然巨大。

重生一次的晏几道对自己的能力自然是有自信的,但也知道,多做准备总不会有错。

所以晏几道说道:“阿爹,我想请你帮我谋个职位,我想一边学习政事一边准备科举。”

“荫官?”晏殊有些惊讶,道:“以几道你的才华,考个进士出身岂不是更好?”

晏几道点头道:“父亲说的是,不过孩儿觉得,进士出身自然是要的,但学习政事也很有必要,这会儿多学一点,以后就能从容一些。

孩儿总是斗鸡走狗歌舞昇平的,觉得就是在虚度时日,还不如去歷练一番呢。

也不一定要有官位,只要能够做点事情,多加歷练也就好了。”

晏殊忍不住挠了挠头,这孩子这几日是受了什么刺激,先是要学记帐,现在又想去学政事,这也太努力了吧?

其他的几个孩子都已经成年了,可让他们去荫官,一个个都如丧考妣一般不情不愿的,这个七郎倒好,上进得令人汗顏啊!

晏殊想了想道:“想好了?”

晏几道点头道:“还请阿爹成全。”

晏殊点点头,心想这孩子这般上进也是好事,去了能学到东西自然好,学不到磨磨性子也行,到时候知道荫官不受待见了,回来一心一意准备科考也是好事。

晏殊快速琢磨了一下,道:“你是想去馆阁还是秘书省?馆阁校勘、秘书省正字都挺合適的,一边做事一边准备科举,倒是两全,就是有些枯燥了些。”

晏几道道:“阿爹,能不能去国子监?”

晏殊笑道:“国子监啊,你不如直接进去读书来的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