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一个团队计划完成一件事,领导就要鼓励团队的人,不断给大家讲愿景,让大家心往一处使劲。所以,对待“有些事可做不可说”这件事,特殊因缘的情况下,要特殊处理。

佛教认为,无益的话不能说,无益的事不能做。弟子们刚刚出家的时候,包括一些刚刚接触佛教的居士,会有很高的弘法热情,希望能够为佛门做出一些事情来。

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让他们历练,让他们去实践,在顺境和逆境中成长。但是从现实的缘起角度来看,人和人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有的人会一直找不到门路,做的事情始终不得要领,也做不到点子上。

有的事情,不做比做了更好。所以,当家的领头人,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动有益的事情,制止无益的事情。

一句话是否有益,一件事情是否有益,不能机械地做出判断,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

有益和无益都要有一个参照物,要关顾到整个团体,从更长远、更广大的角度去衡量、去判断。这样,就需要修行人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不断地从前人那里获得经验的传递,继承和发扬好的传统,不断从狭隘自我的格局中突破出来,有更高的眼界和胸怀,尽可能多地了解和认识时代的特征。

这样,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情,就会有益。

任何时候都有真正修行的人,真正修行的人有很大的能量,他们大隐隐于市,看上去很普通,因为已经做到了和光同尘。

他们或许嬉笑怒骂,但其实早已了悟空性,不再纠结于外在的象,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真正修行的人只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起心动念,念念能够有把握,念念不黏着,他们坦然面对生死,生活简简单单,他们也可以做出顶天立地的事业,外在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演好戏,做好示范而已。

一切法从心想生,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与一切心,何需一切法。

若能心空无念,念念能觉,念念能离,离而不离,当下就是真修行人。真修行人就是自己,不要向外去求,佛说,心即是佛,佛即是心,除此心外无佛可得。

从自己做起,别人是不是真修行人跟你关系不大,路要自己走,饭要自己吃,向本心去求,心即是摩尼宝珠,即是大道如来。(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