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时代变了(6000字)
第287章 时代变了(6000字)
陈光明与菜头哥还深谈了一次。
“菜头哥,乐清只是咱们的一个点,眼光放长远点,你在本地人脉广,帮我做两件事。”
“第,摸清这个飞鹿厂的底细,老板是谁,厂子在哪,原料从哪进。”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你利用你的关係,去下面乡镇跑跑,看看能不能发展几个二级分销商或者合作的货郎,专门卖咱们光明牌的正品,给他们合理的利润空间,咱们要把网织下去,让飞鹿这种只能在县城窝里横的仿货,下不到乡镇去!“
菜头哥听得热血沸腾,“我明白了,你放心,乐清这块地盘,我一定守住,还要做大,我这就去办!“
他发现自己出来之后,很多事情確实都变了。
在以前的时候,他们做这些事情哪一个不是偷偷摸摸,就算知道真的被仿冒了,也只会忍气吞声。
但是现在的处理方式却完全变了。
他们也可以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了。
时代真的变了。
这也让他更有底气了。
他相信自己只要適应这个时代,必定也能混的风生水起,把之前失去的全都赚回来。
在乐清和菜头哥一起布置好反击策略后,陈光明没有多留,马不停蹄地赶回福鼎。
福鼎直销店在林正的用心经营下,已度过了开业初期的火爆,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日均营业额保持在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尤其是劳保鞋和工装,口碑已经传开。
更让他欣喜的是,余安押回的第一批海產乾货,在瑞安批发市场和各供销点反响极好。
批发商们对这种价格实惠、品质有保障的新货源趋之若鶩,零售搭配销售也带动了其他商品的销量。
“海產乾货都已经售罄了,需要补货了。”
林雨溪打电话过来报喜,也想跟陈光明多说话。
现在门路打开了,钱越赚越多,但两人都更忙了。
好消息还不止於此。
陈光明刚回到福鼎招待所,就收到了张德发托人送来的消息,第一批按规格要求鞣製的黄牛皮和水牛皮已经准备好,隨时可以启运瑞安!
质量经过张德发和作坊老师傅双重把关,绝对达標。
陈光明立刻行动。
他亲自找到老王和老李,下了第二批更大的订单,种类也从虾皮、紫菜、淡菜乾扩展到了小黄鱼乾、海蠣乾等更多品种。
要求分批次准备好,等瑞安运输队送货来时,直接装车。
隨后,他验收了张德发送来的皮料样品,非常满意,立刻支付了剩余货款,安排由即將北返的运输队將第一批宝贵的闽东皮料安全运回厂里。
这標誌著闽浙之间皮鞋南下,皮料北上的循环正式建立,让供应链变得更加稳定了。
同时,瑞安厂里日夜赶工的五百双新款注塑凉鞋,由余安亲自押送,风驰电掣般运抵了福鼎直销店。
当色彩明快,包括天蓝、果绿、米白等顏色、设计新颖,透气的网眼鞋面、一次成型光洁硬挺的鞋底、贴合脚型的弧度的光明牌注塑凉鞋被整齐地摆上福鼎直销店的货架时,立刻引发了轰动!
“这鞋——是塑料的?看著不像啊?“
“好轻!摸著底好硬!”
“这眼穿著肯定凉快!”
“多少钱双?”
林正热情洋溢地介绍著:“各位老板,大姐,这是我们光明厂的最新科技產品,注塑凉鞋。”
“这鞋底,是一次成型的,比普通塑料鞋梆硬耐磨十倍,您看这纹路多深,下雨天都不怕滑,鞋面是加厚透气网布,结实又凉快,顏色多好看,一双只要三块八,三块八,买双又好看又耐穿又凉快的新式凉鞋,穿两三个夏天没问题!”
这个价格,比起本地流行的塑革凉鞋是高了些,但比起真皮凉鞋又便宜太多。
而且其顛覆性的外观和注塑、耐磨这些新概念,以及光明牌积累的口碑,让不少追求新鲜和品质的顾客动了心。
“给我拿双39码天蓝色的试试!”
“我要那双米白的,37码!”
“给我家子拿双绿色的,35码!”
仅仅半天,带来的五百双凉鞋就卖掉了一小半!
询问和预定的顾客络绎不绝。
福鼎县城的时尚青年,脚上开始出现一抹抹亮丽的新色,光明注塑凉鞋的蓝、绿、白c
这阵风,正隨著口口相传,迅速向福鼎周边的乡镇,甚至更远的闽东地区扩散开去。
站在店门口,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听著顾客对新款凉鞋的讚嘆,陈光明深深吸了一□带著海味的暖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闽省的桥头堡已然稳固,一条连接浙闽、贯通山海的新商路正在脚下延伸。
小半个月后。
福鼎县招待所。
陈光明刚放下林雨溪报喜的电话,嘴角的笑意尚未敛去,柜檯上那台老式拨盘电话机又急促地响了起来。
“餵?”
“光明,是我!”菜头哥洪亮的嗓门夹杂著电流杂音,穿透数百里距离,“乐清有动静了!大动静!”
陈光明精神振,握紧听筒,“慢慢说!”
“你交代的两件事,都办成了!”菜头哥难掩兴奋,“飞鹿厂的底细摸清了,老板姓吴,叫吴德彪,以前在平阳一带倒腾旧电器的,路子野得很!”
“厂子就窝在乐清城郊结合部一个废弃的农机仓库里,掛了个德彪皮塑厂的破牌子!
原料?嘿,全是次等皮和回收的废旧塑胶,请了几个半路出家的皮匠,工钱压得死低,就靠低价和仿样子坑人!“
他的话语像连珠炮,带著解恨的痛快,“这孙子,成本压到一块五都敢卖两块八,就为了抢咱们生意!“
陈光明眼神冰冷:“证据呢?”
“铁证!”菜头哥声音压低,透著狠劲,“我让下面机灵的兄弟扮成收废料的,混进他们厂区看了。”
“车间脏乱差,墙角堆著咱们鞋底磨下来的碎屑,他们捡回去掺在新料里用,他们还用劣质胶水的照片,那味儿隔著照片都能熏人一跟头,照片和仿鞋的对比材料,已经按你说的,让人带回去了。“
“干得好!”陈光明赞道,“第件呢?”
“更带劲!”菜头哥嗓门又扬了起来,“你让我发展的二级分销和货郎,成了!”
“乐清下面柳市、虹桥、清江、大荆、芙蓉五个大镇,我亲自跑了一圈,找了七个原先就有点名气、讲信誉的担头!”
“柳市的老杨头,以前跟我一起跑过江湖,人实在,手下有二十多条扁担,虹桥的阿四嫂,嘴皮子利索,专走妇女多的村,清江的铁脚陈——
“我跟他们都签了简单的分销契书,按你说的,给足利,咱们正品光明皮鞋,批发价给他们比飞鹿的零售价还低一毛,他们拿去卖三块五、三块六,照样比飞鹿有赚头,还不用担卖假货的心。”
“好个正品打仿货!”陈光明眼中精光闪烁,“效果如何?”
“燎原之火啊!”菜头哥激动地拍著桌子,听筒里传来闷响,“就这十来天,老杨头他们带著光明牌的扁担一下乡,直接就把飞鹿那些偷摸跟风的散担子衝垮了!”
“农民兄弟不傻啊,飞鹿便宜那五毛一块,样子像,可一上脚就知道不是那回事,掉色、开胶、硌脚,咱们的呢?”
“砂轮磨鞋底的场面,老杨头他们在每个大集都现场演,横幅一拉,再把你教的那套底子软和、里子吸汗、样子精神的话一说,当场试穿,嘿,当场掏钱的络绎不绝!“
他喘了口气,报出实打实的数字:“就柳市一个点,五天,卖出去一百二十多双,顶得上飞鹿在柳市供销点半个月的量!”
“县城咱店里也没閒著,你走时留的那批最新劳保款和衬衫,加上店员那股子热情劲,这个销售额,嘿,真被你料中了,被仿冒前还涨了两成。”
“奖励我都按你说的,当眾发给店员了,那干劲更足了,飞鹿店?现在门可罗雀,吴德彪那脸,比锅底还!”
陈光明听著话筒里菜头哥带著闽东腔的兴奋匯报,仿佛能看到乐清县城供销点前重现的人潮,看到乡镇集市上老杨头们挥舞著光明皮鞋、砂轮火星四溅的热闹场景。
他沉声道:“稳住这势头,分销网络要继续铺,往更小的村子扎,另外,工商那边—
—”
“正要跟你说!”菜头哥声音带著一丝解气的冷笑,“你们那边动作快,带回的材料,连夜整理好,第二天就带著律师去了县工商局。“
“我这边拍的照片、买的仿鞋实物、还有几个买了飞鹿鞋穿了几天就坏掉、跑来咱店骂街的顾客证词,全递上去了。“
“听说工商的人当天下午就去了德彪厂那破仓库!查了个底朝天,封了一批货,还罚了款,吴德彪现在焦头烂额,到处托关係呢!“
“咎由自取。”陈光明语气冰冷,“这只是开始,菜头哥,乐清这个点,你守住了,也打响了反击第一枪,干得漂亮!“
“放心!”菜头哥脸色认真,“有你这套组合拳,有光明牌这块真金招牌,乐清这块地算是占下了。”
放下电话,窗外闽东小城的街景似乎都明亮了几分。
乐清初战告捷的喜讯,与福鼎直销店的稳步推进、海產乾货的热销、闽东优质皮料的顺利北运、注塑凉鞋引发的轰动交织在一起,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