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完全听不出丝毫情绪。
————
京郊行殿。
“主子。”
黄锦飘著小碎步来到殿中,双膝跪倒,双手高高举过头顶,掌心托著一块汉白玉双环玉佩,轻轻唤了一声。
朱厚熜此时正在袁宗皋商议下一步棋怎么走,闻声看去,在看到玉佩的剎那,瞳孔微不可察的缩了一下,笑了。
汉白玉双环玉佩本身不算多么名贵的事物,之所以见到这东西高兴,是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块玉佩,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一件信物,宫里有消息传来了。
为了確保消息的准確性,朱厚熜与张鹤龄两兄弟约定好,见面时,先相互递上各自贴身信物,再说明约定好的暗语,以此来验明正身。
朱厚熜挥了挥手。
黄锦赶忙起身,小跑著躬身上前,贴在朱厚熜的耳边,“主子……”
片刻后,朱厚熜缓缓抬起头,看向黄锦,嘱咐道:“让所有人都下去吧。”
“是,主子。”
黄锦直起身子,轻声应下,然后对著行殿中那本就不多侍奉的人,挥了挥手。
几人无声无息缓缓退了出去。
见周围没人后,朱厚熜看向袁宗皋,轻声笑道:“张鹤龄两兄弟传来消息,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我怎么没想到呢,他们竟然想用给先帝哭灵这种手段来让我低头。”
袁宗皋面色一变,一旦杨廷和及满朝文武通过为先帝哭灵这件事来顛倒黑白,將事情昭告天下,那他们就被动了。
见袁宗皋面上露出担忧神色,朱厚熜轻轻抬起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他安心:“虽然並没有消息传来,张太后是怎么应对的,不过这个消息既然能传入我的耳中,那就代表著张太后已经选择结盟了。”
张鹤龄两兄弟及张太后之所以选择在杨廷和与太后商议时,传递消息,而不是在杨廷和及诸位阁老走后传递消息,看似冒险实则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
在今日之前,张太后其实一直是杨廷和及诸位阁老的盟友,礼部官员一次一次来呈稟仪注,虽然是內阁六部的意思,却均是以太后懿旨的方式来呈稟的。
此时传递消息,就是趁著杨廷和还未对锦衣卫及手下鹰犬下达命令的机会,盯著张鹤龄他们的人相对较少。
合则两利的事情,谁能想到被盟友忽然往腰子上扎上一刀呢?!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来,张鹤龄两兄弟虽然行事囂张跋扈,可真涉及到他们自身安危时,他们不蠢的。
选择盟友,不怕坏的,不怕蠢的,就怕蠢坏蠢坏的。
袁宗皋脸色忧色不减,皱著眉头问道:“殿下,此事消息来源是否可靠?会不会是杨廷和及张太后故意放出来的迷魂阵?实则另有安排?”
这些日子以来,各种阴谋、阳谋、刺探消息、迷魂阵、离间计太过频繁,实在由不得他不另外多考虑一层。
ps:怕各位读者大大疑惑,小的解释一下,为什么一个內阁首辅敢对太后进行道德逼宫的。
在真实歷史上,正德皇帝去世,嘉靖皇帝未即位的这段权力真空期,杨廷和的权力已经非常非常非常大了,太后低头,满朝文武归心,勛贵集团不敢说话。
甚至比后面的张居正先生还要大的多,可以说是没有穿黄袍的摄政皇帝。
那为什么他的权力那么大了,为正德皇帝举行祭祀大典还要去请太后懿旨才能去举行?
这就涉及到权力来源的问题了,儘管杨廷和权势滔天,但他的权力则是来源於大明的制度与规矩,一旦他主动破坏了这个制度规矩,那他便会瞬间丧失全部权力,从大明王朝的幕后掌舵者瞬间变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反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